一、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资超市行业市场经营形势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农资超市市场规模预计将以8.9%的年复合增长率突破1.2万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土地流转加速、数字农业普及与供应链重构等核心驱动因素。
从市场结构来看,农资超市行业正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区域分化明显,东北/西北粮食主产区贡献45%增量,长三角/珠三角侧重经济作物解决方案。品类升级显著,特种肥料年增19%,生物农药占比从12%提至22%。服务溢价提升,农技服务带动客单价提升35%,如某头部企业提供“测土配方+无人机施肥”套餐,毛利率达48%。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2025-2030年中国农资超市行业市场经营形势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显示分析
(二)主要企业
农资超市行业竞争格局复杂,龙头企业、供销社系统、电商平台等多方势力角逐。从企业类型来看:
龙头企业:如中国农资、中化化肥、惠多利等,这些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设有数万个基层经营和服务网点,业务涵盖化肥、农药、农用汽柴油、农机、种业、农膜等。
供销社系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布了202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共241家企业入选,这些企业在农资供应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商平台:如拼多多、京东农资等,通过“产地直采+直播带货”模式,2024年GMV突破300亿元。
(三)技术进展
农资超市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采购渗透率从18%跃升至36%,物联网技术应用率提升至42%。头部企业已构建“数据驱动的供应链体系”,采用智能库存管理系统的企业滞销率下降12个百分点,周转效率提升40%。
绿色农业:生物农药、有机肥等环保产品需求增速超20%,政策补贴覆盖率提升至65%。2024年绿色农资研发投入同比增35%,国家农业绿色补贴政策覆盖超50%县域。
(四)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为农资超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住建部发布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此外,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及土地支持政策,鼓励农资超市行业的发展。
二、未来发展前景趋势
(一)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农资超市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资超市市场。这一预测基于当前市场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势,考虑了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
(二)技术融合趋势
未来,农资超市行业将进一步融合更多先进技术,实现更高效的项目管理和运维。具体技术融合趋势包括:
AI设计助手普及率将超50%:实现建筑方案的自动优化与生成,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机器人施工占比将达30%:覆盖焊接、砌墙、喷涂等重复性作业,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并提高施工效率。
产业互联网平台将实现全覆盖:构建“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建筑全产业链的协同和优化。
(三)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的提高,农资超市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智慧工地、智慧施工、BIM软件与服务等领域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四)挑战与机遇
尽管农资超市行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技术标准化不足、中小企业转型难等问题仍需解决。然而,这些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通过规模化应用降低技术成本、企业主导创新推动技术迭代、全球化布局拓展海外市场等策略,将为农资超市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五)政策支持与推动
国家层面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引导将为农资超市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住建部发布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智慧建造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及土地支持政策,鼓励智慧建造行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支持与引导将促进智慧建造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2025年农资超市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技术不断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未来,随着技术融合趋势的加强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农资超市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及定制化战略规划方案,请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农资超市行业市场经营形势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