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等關稅衝擊全球市場轟轟烈烈一週過去,川普除了暫緩除中國大陸外國家90天讓投資人鬆口氣外;又於4/11晚上公布新一輪豁免,包括美國協調關稅表8471、8473.30、8541、8486等條目下的電腦及其周邊配件,二極體、電晶體等半導體元件,以及半導體製造相關設備,都可排除對等關稅外。巧合的是,同日台美剛進行對等關稅視訊談判,此豁免或被認為是談判順利的訊號。
雖然台灣輸美電腦零組件確實佔美進口一大部分,然而究其根本,川普這一輪豁免應對中國大陸而來。細看2024年美中十大貿易商品,其中電話機及其他聲音圖像或數據設備、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部件等,為中國大陸輸美前二大商品,總額近900億美元,佔全年出口近20%。從美國視角看,此豁免涵蓋2024年近3850億美元進口額,約整體進口12%;當中1000億來自中國大陸。
亦即,川普對中國大陸輸入美國125%關稅不適用此,20%的中國大陸出口商品不受影響,是川普再度對北京伸出的一大橄欖枝,也是拯救蘋果公司、降低美國國內通膨預期的理性行為。事實上,儘管美中關稅戰似有白熱化跡象,川普已經一再放軟態度,包括稱習近平是「聰明人」、「好朋友」、「很快會達成協議」。美中在演的戲,又是另一場故事。
儘管對等關稅看起來鬆一口氣,但川普政府在台灣的周末釋放另一重要訊息更值得留意。路透社指出有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很快會對半導體展開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可能對晶片產業實施新關稅。12日川普更表示,要在美東時間14日公布華府對半導體關稅的最新政策。台股剛回穩恐又跌?川普表態課半導體關稅 醫2點分析:台美首輪談判談好玩的更多文章
儘管全球市場似乎都已熟悉川普的朝令夕改,但此事有一值得注意之處。該白宮官員說,川普對半導體課關稅的法律依據,來自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款(Section 232),這與對等關稅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立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有截然不同的法律意義與政治影響。
兩者都由川普說了算,但最大區別在於:IEEPA對象為針對「外國實體」;232條則是針對「進口商品」。事實上,明眼的投資朋友已經看出,對等關稅並非真的要課關稅,關稅佔美國政府收入僅2%上下,大舉課關稅並無法改變債務問題,川普僅是要透過關稅談判要各國加大投資美國、購買美國產品、降低貿易逆差…最後讓聯準會降息處理美國國債,那又是另一個故事,詳見筆者另一篇評論《川普的經濟邏輯》。總之,降低外國實體的貿易逆差是對等關稅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