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2013年至2017年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哈佛大學教授傑森・佛曼(Jason Furman),日前在《紐約時報》客座評論批評川普發動的關稅戰根本不合邏輯,其後果不但是美國的經濟成長放緩、通貨膨脹加劇、失業率上升、財富縮水以及美國家庭的稅負加重,更將對全球貿易體系的基礎規則造成打擊,甚至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實力與國際地位。
佛曼指出,如果按照川普的說法,到書店買書、公司雇用員工也都是一種「貿易逆差」,因為買書跟雇員工都要付錢,但只換來書與勞務—這種說理顯然是荒謬的。川普徵收關稅的理由包括增加收入、由外國人買單、對美國的製造商和國家安全有益、為對抗芬太尼問題提供籌碼。但佛曼表示,這些說詞確實有真實的成分,也包括了大量虛假的內容:像是單純用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來衡量他們佔美國便宜的程度,產生這些赤字的原因則是其他國家對美國設立了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美國的回應則是建立自己的關稅壁壘,要麼保護了美國,要麼能迫使其他國家降低壁壘。
佛曼說,這個推理過程的每一步都是錯的。
首先,花錢購買進口產品本身不該被看成是壞事,這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墨西哥酪梨)、更低的價格(韓國汽車)、更高的品質(法國香檳)。要是進口鋼材、零部件和精密機械,則能讓美國廠商生產更多優秀的產品行銷世界,美國不可能生產所有東西,進口消費品也讓美國的勞動力投入更高生產率和更高工資的工作中。
至於貿易逆差,不一定代表存在不當行為。像是美國近年對巴西的出口大於進口,這主要與巴西對美國石油和飛機的需求有關,而不是美國對巴西設立了任何貿易壁壘。事實上,巴西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6%的關稅,遠高於美國對巴西進口商品徵收的1%關稅;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歐盟27國,它們擁有相同的關稅和其他貿易政策,但貿易逆差與順差的情況各不相同。川普如何得出「對等關稅」公式?經濟學家也坦誠看不懂,而且根本不合邏輯更多文章
如果關稅不會造成貿易逆差,那什麼會呢?答案是儲蓄與投資。佛曼指出,美國的投資大於儲蓄,這有助於推動生產力和經濟成長。為了填補資金缺口,美國從海外吸引資金,外國投資人將他們的貨幣兌換成美元,在美國投資;我們再用這些歐元、日元和人民幣從歐洲、日本和中國購買更多我們想要的東西,這就產生了逆差。至於川普徵收對等關稅,只會減少貿易總量,畢竟進口商品與服務都會變得更貴;美國的出口也會減少,因為報復性關稅也讓美國出口的商品變得更昂貴。
即使其他國家不採取報復措施,情況依然不樂觀。以墨西哥的汽車關稅為例,將導致美國人減少從墨西哥購買汽車,美國需要的墨西哥比索也會減少。隨著對墨西哥貨幣需求的下降,該貨幣相對於美元的價值也在下降,強勢美元則使外國購買美國的出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佛曼認為,無論哪種情況,對消費者和工人都非常不利。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將平均關稅提高了大約1.5個百分點,對等關稅實施後,關稅增幅來到川普1.0的數倍到數十倍之多,隨著美國越來越遠離全球供應鏈,股市、家庭收入、美國經濟的損失也將與日俱增。
川普關稅帶來的地緣政治重新洗牌將更為深遠,佛曼指出,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具有影響力,是因為美國是他們的主要貿易夥伴,但中國更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在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後,如果讓這些國家在與美中之間做出選擇,它們可能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畢竟「經濟關係走到哪裡,政治關係就會走到哪裡」。佛曼警告,「解放日」關稅除了傷害美國經濟,這個世界也將更靠近以中國為中心的地緣政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