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作为工业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力、新能源及高端制造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之一。中国自2001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电解铝生产国,2023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60%。然而,行业长期面临高能耗、高碳排放的挑战,生产过程中电力成本占比高达36%,氧化铝和预焙阳极等原材料成本紧随其后。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国家政策持续加码,推动产能置换、清洁能源替代及技术升级。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催生了高品质铝材需求,为行业注入增长动力,但国际铝价波动、环保约束加剧、区域产能分布不均等问题仍制约行业平衡发展。
电解铝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力、包装、家电等传统领域,同时随着绿色能源、环保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也正越来越多地运用。
据卓创资讯监测,2024年1-6月国内电解铝消费量为2180.21万吨,同比增加164.21万吨,增幅8.15%。尽管面临着房地产领域的调整,需求增长面临一定阻力,但新能源车和光伏等新质生产力的拉动仍保证了用铝需求的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电解铝行业平均完全成本约为16485元/吨,同比下降8.4%,行业平均盈利约2214元/吨,同比增长14.4%。2024年1-6月电解铝行业平均盈利均值1982.60元/吨,累计同比增幅156.05%。
据SMM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电解铝总产量达4151万吨,同比增长3.6%,行业平均开工率达92%。2024年1-6月国内电解铝产量为2081.87万吨,较2023年同期增加90.98万吨,增幅4.57%。
当前中国电解铝行业呈现“产能集中化、生产绿色化、技术高端化”的特征。产能主要分布在山东、新疆、内蒙古及云南等地区,其中云南凭借水电资源优势,成为近年产能扩张的重点区域。成本方面,电力价格波动(尤其是枯水期水电成本上升)和氧化铝供应紧张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例如,2024年因氧化铝价格飙升,河南、广西等地企业被迫提前检修减产,全年减产总量达88.9万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电解铝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政策环境上,《国家多部门及各省市多次发文,严控新增电解铝产能。2021年以来,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国务院、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各省市自治区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严控新增电解铝产能,新建电解铝项目须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随着国内新能源高速发展,建筑用铝占比逐步弱化,未来铝需求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到,优化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控,严格执行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电解铝产能。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
电解铝行业正站在传统模式与绿色创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新能源产业的高速扩张带来结构性机遇——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推动铝材需求年均增长超10%,光伏支架、储能系统等应用场景持续拓宽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环保成本攀升和产能过剩风险并存。尽管政策严控新增产能,但存量产能的清洁化改造需巨额投资,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压力。此外,区域能源结构差异导致成本分化,云南水电优势与北方火电依赖形成鲜明对比,加剧了行业内部竞争格局的重塑。如何在减排约束下平衡产能、成本与市场需求,成为行业破局的核心命题。
1、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清洁能源替代成为主流,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在电解铝生产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云南、四川等水电富集区产能优势进一步凸显。
再生铝产业迎来爆发期,预计2030年再生铝产量占比将超30%,推动行业循环经济模式成熟。
2、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渗透
高效节能技术(如异型阴极槽、低温铝电解)普及率提高,单位电耗有望从当前的13500 kWh/t降至13000 kWh/t以下。
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于生产监控和能耗管理,实现全流程智能化,降低人为操作损耗。
3、区域产能再平衡
北方火电依赖型产能逐步向西南水电富集区转移,内蒙古、新疆等地通过“煤电铝一体化”模式优化成本,但需配套碳捕集技术以符合排放要求。
4、高端应用驱动产品升级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强高韧铝合金需求增长,推动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普及,对铝液直供和材料纯净度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冶炼工艺精细化。
5、国际竞争与合作深化
中国电解铝企业加速布局海外资源,例如几内亚铝土矿开发,以保障原材料供应链安全。
参与国际低碳标准制定,通过“绿电铝”认证突破欧美碳关税壁垒,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中国电解铝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深刻转型。在“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尽管短期内面临成本压力、区域产能调整和国际市场波动等挑战,但长期来看,新能源需求增长、再生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将为行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未来,具备清洁能源优势、技术储备雄厚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格局,而中小企业的生存则依赖于差异化竞争和精细化运营。
对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云南、四川等水电资源区的产能释放,以及再生铝、高端合金等细分领域的创新突破。同时,政策导向下的产能置换、碳交易机制完善,将为行业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
总体来看,电解铝行业在阵痛中孕育新生,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不仅关乎自身竞争力,更是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缩影,对全球铝产业链的重构具有深远意义。
想要了解更多电解铝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电解铝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