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人》:西方企业畏手畏脚,中企反而越来越勇,是时候学习中国了?
-
擂一欧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全球经济中最受欢迎的两种金属——铁矿石和铜矿,在2亿年后的今天,随着地壳运动一分两半,分别大量存在于现在的澳大利亚和巴西,以及中非等地。如今,采矿业也在经历自己的大陆漂移学说,逐渐分化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中国公司模式和西方公司模式。”
这么一通抛砖引玉下,将于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媒《经济学人》终于点出了它要谈论的重点:西方老牌跨国矿业巨头,譬如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英国力拓集团这样的“铁矿石三巨头”,为实现回报率最大化,如今变得极度惧怕风险。在商业决策上,他们越发谨慎,甚至畏首畏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较晚入局的中国公司则展现除了更为火热的参与激情,极大地提升了中企的竞争力。在全球金属矿物 “争夺战” 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公司的表现也给西方公司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中式震撼”。
西方公司瞻前顾后难下决断,中国公司“勇敢牛牛不怕困难”,《经济学人》不禁疑问道:“西方是时候向中国竞争对手学习了吗?”
美国拜登政府曾全力阻拦中企收购刚果(金)矿业公司Chemaf的事宜。Chemaf官网
要解答这个问题,《经济学人》先从现状介绍称,受到全球化驱动,在过去四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方矿业巨头承担了大部分开采工作。80年代的日本和21世纪初的中国接连入场,刺激了对钢缆和铜缆的市场需求。到2010年至2014年的四年间,国际金属价格的进一步飙升,促使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集团“三巨头”豪掷2000亿美元进行资本投资,但他们都没料到后来发生的金属市场价格暴跌。
这下,重金豪赌的三巨头“抓瞎”了。据报道,从2015年到2019年,这三家西方公司的平均年度税前利润从前五年的近600亿美元直接“腰斩”至300亿美元。2016年初,这三家公司的价值一度低于其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回报率也从2011年年中的15-25%变成负值。同年,三家公司的总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5年后骤降至勉强超过1000亿美元,“血亏”的投资者霎时间炸了锅。
经此一役,西方矿商变得小心翼翼,对资金投入也越发谨慎。现在,每个潜在项目都要经过严格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利润最大化的潜力。资本支出得到控制,利润终于开始回升,尽管市值难以重现往日辉煌,但总比“跌穿地心”要好得多。
报道称,在西方公司愈发保守的同时,中国竞争对手的行动则变得更具冒险精神。为了获得中非地区的铜矿和世界上已知储量最大的钴矿,中国矿业公司正争先恐后涌入战乱不休、营商环境不佳的刚果(金)。还有中企从淡水河谷手中买下了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的大量股份,这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铁矿石项目。
话说到这儿,明眼人都能看出,西方矿业公司遭遇“滑铁卢”,主要源于自身投资决策失误。但作为大名鼎鼎的“带阴阳师”,《经济学人》又怎么会错过这么一个给中国企业乱扣帽子的机会呢?
果然,话锋一转,这家英媒就开始替西方公司挽尊称,中国企业之所以敢打敢拼,是因为它们往往“很少受到人权、环境破坏和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制约”,不像西方公司“高风亮节”,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置于第一位。
文章话里话外还暗搓搓翻炒“中国政府补贴”那一套陈词滥调,称中国企业之于西方企业的一大优势,就是靠补贴“托底”的他们根本不在意利润的多少。
就连西方企业自己效率低下,《经济学人》也能强行找借口怪罪中国企业“不讲武德”。它毫无根据地称中国在项目调查中“漠视底线”,没有进行尽职调查以评估每个项目的独特优势,因此在工作效率上总是快西方公司一步。
文章提到,中国企业从与刚果(金)的合作伙伴签署合资协议,到首批产自迪兹瓦铜钴矿(Deziwa)的铁矿石发运,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相比之下,必和必拓早在2013年就已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采Resolution铜矿的文件提交给美国森林管理局,可都十多年过去了,这家公司仍在为审批手续奔波。
即便如此,这些公司的老板还辩解称,西方公司耗费大量精力让每个股东满意,所以即便在官僚程序不如美国复杂的地方,他们开采矿山所需时间仍是中国竞争对手的三倍。
竞争不过就抹黑,这已然是一些西方媒体的 “惯用伎俩”。而《经济学人》再怎么甩锅,也不得不承认的是,对投资风险保持谨慎是必须的,但西方公司的老板们也确实有必要加快决策速度了,否则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他们真会败下阵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擂一欧
-
台湾聘日本前自卫队统合幕僚长任顾问,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6:55 中日关系 -
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将访华
2025-03-21 16:40 -
邀请日本前“总参谋长”出任政务顾问,台湾想干嘛?
2025-03-21 16:28 台湾军事 -
王毅会见韩国外长赵兑烈
2025-03-21 16:08 中国外交 -
王毅今天启程访日,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5:58 中日关系 -
美国制裁山东一家炼油厂,中方回应
2025-03-21 15:57 中美关系 -
黄仁勋罕见道歉:我错了,但…
2025-03-21 15:46 -
是否期待美参议员戴恩斯访华为中美领导人会晤铺路?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5:44 中美关系 -
韩国计划于第三季度内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5:36 -
“全球航司的运营都被打乱了”
2025-03-21 15:06 -
“不同寻常”,特朗普盯上了这里,为什么?
2025-03-21 15:03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动手:欧洲、中国都比我们强
2025-03-21 15:02 特朗普 -
美专家献计:抢在中国前头,逐个击破…
2025-03-21 14:09 -
马斯克将听取对华开战简报?特朗普紧急辟谣
2025-03-21 14:07 -
韩国在野党已对代总统崔相穆发起弹劾
2025-03-21 13:46 三八线之南 -
“中欧投资协定若能起死回生,是一件好事”
2025-03-21 12: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这个领域,“与中国比,韩国节节败退”
2025-03-21 11:29 三八线之南 -
“太依赖中国了”,特朗普下令增产
2025-03-21 11:15 -
境外反华“培训”细节曝光:在写满反动标语的教室里高喊反动口号
2025-03-21 10:26 国家安全 -
能指望特朗普吗?“欧洲领导人心里有答案”
2025-03-21 10: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
“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42“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6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77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4111中国对什么都准备了,就是没有准备特朗普这么快就跪了评论 351 赞 972“回国潮”背后被忽略的真相:为什么总有人对归国科学家阴阳怪气?评论 145 赞 183假如给你一次“穿越”的机会,你最想去哪个朝代?评论 92 赞 44答‘欲语还休’网友:于东来的经营之道普遍适用吗?评论 66 赞 186日本世博会的开幕式,很日本评论 38 赞 29重庆荣昌计划打造卤鹅美食节,你怎么看?支持吗?评论 33 赞 310苹果印度一年组装了220亿美元的iPhone,为什么不解决问题?评论 32 赞 1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