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服务热线
400-856-5388
当前位置:
中研网 > 结果页

数字经济与制造强市双重赋能:深圳智能制造“十五五”冲刺万亿集群,2030年如何打造全球工业4.0创新策源地‌

如何应对新形势下中国深圳市智能制造行业的变化与挑战?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费提问专家
当大疆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执行精准测绘,当华为Mate 60 Pro的国产化率突破90%,深圳正在向世界证明:智能制造不仅关乎工厂效率,更是大国竞争的胜负手。

2024年6月,华为宣布松山湖智能制造基地三期投产,实现5G-A+机器视觉全流程覆盖,手机主板检测效率提升20倍;同期,大疆在宝安建设的全球首条无人机无人化产线,将产品交付周期从7天压缩至8小时。这些突破背后,是深圳智能制造产业能级的系统性跃升。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十五五”规划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深圳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42%,工业机器人密度达382台/万人,超越德国(338台/万人)。在“十五五”开局之年,这座以“深圳速度”闻名的城市,正以“数字生产力”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规则。

第一章:产业基底与挑战——2023年关键数据揭示跃迁瓶颈

1.1 规模跃升背后的结构隐忧

‌表1:2023年深圳智能制造核心指标与对标分析‌


数据暴露出三大短板:半导体设备、高端数控系统等“卡脖子”环节自给率不足50%;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仅58%,低于杭州(67%);智能装备领域高级技师缺口超4.2万人。

1.2 标杆企业与生态断层

尽管拥有华为、大疆、汇川技术等17家灯塔工厂,但全市78.6%的规上企业仍处于自动化单机应用阶段。中研普华调研显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回收周期平均达5.3年,较长三角企业长1.8年。

第二章:战略目标——到2030年构建“三高地一枢纽”

2.1 全球智能装备创新高地

聚焦半导体设备、工业母机、精密仪器三大领域,突破EUV光刻机双工件台、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等20项核心技术,实现关键装备国产化率从2023年的43%提升至75%。

2.2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示范高地

建设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工厂,推动鹏城云脑III算力底座赋能百万家企业,使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2.3个百分点。

2.3 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枢纽

培育3个万亿级(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5个千亿级(工业机器人、激光设备、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45%。

第三章:核心任务——破解“三链”梗阻的深圳方案

3.1 创新链攻坚: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圳实践

‌“揭榜挂帅”攻关计划‌:设立300亿元半导体设备专项基金,支持中微半导体攻关薄膜沉积设备、大族激光研发EUV光源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在河套深港科创区设立智能装备中试验证基地,将科技成果转化周期从5.8年压缩至2.3年

3.2 产业链协同: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作战”

‌“链主+专精特新”融通计划‌:华为工业软件联盟带动3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大族激光开放2万小时/年打样产能共享

‌跨境供应链数字化‌:依托前海建设全球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通关时效提升70%

3.3 人才链重塑:工程师红利2.0时代

‌“数字工匠”培育工程‌:联合腾讯、比亚迪等设立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年培养5万名“AI+机械”复合型人才

‌全球大脑计划‌:在光明白花洞科学城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提供“科学家签证”、个税优惠等政策包

第四章: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三带”产业共同体

4.1 西协科创智造核(宝安-前海-南山)

‌腾讯工业互联网总部基地‌:打造产值超5000亿元的“互联网+制造”生态圈

‌大空港智能装备城‌:集聚300家以上机器人企业,建设全球最大伺服电机生产基地

4.2 东进数字产业带(龙岗-坪山-深汕)

‌华为(龙岗)工业软件小镇‌:开发EDA、MES等基础软件,赋能百万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比亚迪半导体产业园‌:建设12英寸车规级芯片产线,2027年产能达30万片/月

4.3 北拓智造转化带(光明-龙华)

‌合成生物中试基地‌:实现生物制造装备国产化替代,推动华大智造测序仪成本下降60%

‌九龙山智能网联汽车城‌:测试L4级自动驾驶算法,培育车载激光雷达产业集群

第五章:保障体系——重构产业治理“四大机制”

5.1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建立工业数据确权交易平台,允许企业将设备运行数据、工艺参数等资产证券化

探索“数据财政”新模式,按数据流通贡献度给予税收返还

5.2 新型基础设施投建营模式

推广“政府规划+国企建设+民企运营”的5G专网建设模式,降低企业用网成本40%

设立千亿元新基建REITs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能算力中心建设

5.3 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在河套地区设立“监管沙盒”,允许人形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新产品先行先试

建立智能制造标准认证中心,推动深圳标准成为国际ISO/IEC标准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十五五”规划研究报告》。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十五五”规划研究报告

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十五五"规划研究报告立足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定位,系统谋划未来五年产业升级路径。报告紧扣"创新驱动、数智融合、生...

查看详情 →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400-086-5388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pay@chinairn.com
标签:
44
相关阅读 更多相关 >
产业规划 特色小镇 园区规划 产业地产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 研究报告 IPO咨询
延伸阅读 更多行业报告 >
推荐阅读 更多推荐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1600万辆销量背后TOP10吃掉79%蛋糕,智能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权威发布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5年生态修复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生态修复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修复作为解决生态环境破坏、恢复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正受到越来越...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浪潮中,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

2025年体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展望

体育旅游作为消费型社会的重要主题业态,融合了体育活动的参与性与旅游体验的休闲性,逐渐成为大众休闲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国民健康意...

2025年中国体育场馆建设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工作也成为百姓关注的幸福工作、民生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2025年储能电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附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2025年储能电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技术革命与市场重构下的新机遇一、行业现状:政策驱动与技术突破双轮发力2025年,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 联系方式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诚聘英才 企业客户 意见反馈 报告索引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5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1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市场调研可研报告产业招商专精特新

项目热线400-856-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