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法幣化」慘敗收場!薩爾瓦多4年美夢成空,《經濟學人》:他們終於解脫

2025-03-10 18:00

? 人氣

2021年,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與美元並行),然而這場「瘋狂的加密實驗」卻在不到4年後宣告失敗。(示意圖,AP)

2021年,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與美元並行),然而這場「瘋狂的加密實驗」卻在不到4年後宣告失敗。(示意圖,AP)

2021年,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與美元並行),然而這場「瘋狂的加密實驗」卻在不到4年後宣告失敗。比特幣不僅未能替薩爾瓦多帶來財富,反而拖累國家財政;今年1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施壓下,薩國修法取消比特幣的法定貨幣地位。不過《經濟學人》認為,這對薩國來說,與其說是妥協、不如說是一種解脫。

在IMF的施壓下,薩爾瓦多於今年1月修法,正式取消比特幣的法定貨幣地位,該國商店不再被要求強制接受比特幣交易、比特幣也不再能用於繳稅。這一讓步換來IMF2月26日批准的14億美元紓困貸款,並有望解鎖來自其他多邊機構的21億美元國際資金,以降低主權債務違約風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加密貨幣的「美夢」或「幻夢」?

自從布格磊(Nayib Bukele)於2019年上任以來,薩爾瓦多的財政狀況就一直岌岌可危,包括債務和利息越滾越大、美元儲備低落、投資市場萎靡和經濟成長疲弱等警訊頻繁出現。雪上加霜的是,薩國與IMF的紓困貸款談判也陷入僵局;而布格磊對司法機構、政敵和媒體的強硬態度,更加深外界對薩國前景的不安感。

更具爭議的是布格磊對比特幣的瘋狂熱愛。2021年9月,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正式視比特幣(bitcoin)為法定貨幣的國家,布格磊誓言不再依賴傳統資本市場,而是透過發行區塊鏈債券籌集數十億美元,來購買價值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64億元)的比特幣;同年,布格磊豪言要在雨林中打造一座「比特幣城市」,並開發火山地熱以支持「挖礦」所需能源;他甚至承諾「每天買進一枚比特幣」,試圖靠加密貨幣轉型經濟。

剛開始使用比特幣時,一切看似都很美好,薩爾瓦多濱海度假勝地埃爾宗特(El Zonte)的居民阿基瑞(Maria Aguirre)2022年時向《法新社》說,在成為法定貨幣的第一天,比特幣價格是5萬2660美元,幾個月後曾短暫衝破6萬8000美元,那段時間確實美好;然而,在政策推行一年後,比特幣大部分時間都在2萬美元以下(相關報導:比特幣因中南美大跌?川普釀不確定風暴 陳鳳馨點名「這些」避險資產看好更多文章

《經濟學人》認為,比特幣喪失法定貨幣地位,對薩爾瓦多來說反而是種解脫。位於中美洲的薩爾瓦多有大量人口在美加工作,高達25%的GDP來自外國匯款,加上全國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沒有銀行帳戶,布格磊原先預期,採用比特幣可省下高昂的匯款成本,並讓更多人接觸到金融服務。

然而,真正阻礙該國實現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的並非支付工具,而是國內經濟規模有限,以及數位經濟素養不足。此外,匯款成本高昂是因為薩國人民仍偏好以現金交易,這本身就是一種昂貴的業務,犯罪活動又使成本變得更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