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9日晚間投票選出新黨魁卡尼(Mark Carney)。這位即將成為加國第24任總理的前央行總裁,獲得自由黨85.9%的壓倒性得票率;他也將是加拿大史上罕見不具國會議員身分的總理當選人。
《華爾街日報》指出,現年59歲的卡尼將在未來幾天正式成為加拿大的新領導人,並且立刻接手對抗川普發動的貿易戰。預計這位曾經擔任歐洲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加拿大央行行長、英格蘭銀行行長的經濟學家、銀行家與前技術官僚,將在上任後迅速召開大選擊退加拿大保守黨,奪回自由黨對加國政治的主導權。
面對川普「併吞加拿大」的離譜言論,許多加拿大官員都相信川普「不是開玩笑」,並認為川普確實想透過關稅壓垮加國經濟、進而迫使加拿大放棄主權。杜魯道今年1月宣布辭職後不久,宣布競選黨魁的卡尼就在民調中佔據優勢,他宣稱能夠保護加拿大的利益。9日勝選後,卡尼對自由黨黨員表示:「美國人想要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水、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國家」、「但這場貿易戰就像冰上曲棍球一樣,加拿大會贏!」
不是國會議員,也能當總理嗎?
一般內閣制國家的總理就是由國會多數議席的領袖擔任,卡尼雖然當上了自由黨黨魁,並且可能很快就要在選戰中捍衛自己的執政黨與總理地位。問題是,卡尼其實根本不是加拿大的國會議員,那他可以擔任加拿大總理嗎?
加拿大媒體CTV News指出,雖然這種情況相當罕見,但是沒有眾議院議席確實可以擔任總理,過去23位加拿大總理有5人就是如此。最近的例子是是自由黨的特納(John Turner),他在1984年接替老杜魯道(現任總理杜魯道的父親)擔任總理。不過也因為特納不是國會議員,這使得他在開議時不得不坐在公眾席上。
對於這種尷尬的情況,加拿大特倫特大學Christopher Dummitt表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還是卡尼必須盡快利用補選或大選的機會取得國會席位。不過卡爾頓大學的Stephen Azzi認為,政黨在執政期間更換黨魁是很少見的情況,要是選出一名不是國會議員、也不是內閣部長的新黨魁更為罕見。Azzi表示,憲法確實沒有規定總理必須在國會中擁有席位,但加國憲法慣例確實是總理上任後應儘速獲得國會席位。
卡尼將近9成的超高得票率,讓他輕鬆擊敗其餘三位候選人,其中也包括杜魯道的前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方慧蘭與杜魯道的政爭,以及她去年12月的掛冠求去,都讓杜魯道內閣加速崩解。《華爾街日報》指出,一年半以來,自由黨在民調中一直大幅落後右傾的保守黨,反映出加拿大民眾對杜魯道政府無法解決生活成本上升深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