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等一系列具体部署,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实现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长期关注老年社会建设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曲伟建议,将骑手纳入社区助老服务体系,驱动数字化社区公益体系建设。
曲伟(左)调研老年助餐服务
民以食为天。“饭菜质量如何保障?”“送餐的外卖小哥是否能给老人多一点点服务?”在曲伟看来,让老年人“吃好饭”,是托举幸福晚年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全国两会前夕,曲伟来到北京西城区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调研老年助餐服务的最新模式。曲伟在调研中发现,不少独居、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存在吃饭的“难题”,他们需要的是每日稳定的送餐上门服务,这甚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如何解决“难题”?美意延年社区食堂在春节前上线饿了么平台,老年人可以通过线上下单专属助老餐,并享受骑手送餐上门的服务。美意延年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美意延年社区食堂采用星级厨房标准,提供一日三餐服务,日均可满足1000份餐品需求。同时还和饿了么合作,为周边的长者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实时点餐,满足不同需求。
据悉,为支持社区食堂上线,给老人更好的服务体验,饿了么减免了新店期技术服务费,并和食堂一起设计了养老餐专供套餐,结合商户优惠和平台补贴为老年人提供点餐优惠。食堂还与饿了么一同线下组织辅导老年人熟悉手机点餐,帮助他们跨越数字化鸿沟。
“老龄化促使我国养老服务需求急剧上升,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助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机遇。”曲伟说。
作为上海市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中心城区之一,普陀区的老人已经享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助餐服务,普陀区民政牵头开发“长者助餐”小程序,对接区智慧助餐系统和饿了么平台,串联行政监管、社区食堂、物流企业及助餐用户,提供点餐、送餐、营养管理等功能,目前已实现区域内针对困难老人送餐上门服务的全覆盖。
在此过程中,饿了么也定制了针对送餐上门场景的“助老e餐”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能力连接社区食堂和社会餐饮等供餐方,实现了政府补贴、公益支持、商家优惠等助餐资金的线上打通。
除了因数字化带来的点餐、送餐效率提升,曲伟尤其关注骑手与老人之间的互动,这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年年初,曲伟曾穿上饿了么“蓝骑士”服装,骑上电动车“化身”老年助餐骑手,来到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芙蓉苑社区,体验为两位老人送餐。
“我当时送餐的两位老人年纪都比较大,其中一位已有90岁高龄,把饭菜递到他们手里那一刻,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开心以及和人交流的渴望。”一年时间过去,当时老人的热情接待和分享欲依旧活跃在他脑海中。
了解到饿了么针对老年助餐服务推出了“熟人配送”的新模式,曲伟对此十分感兴趣。与一般的外卖订单分配逻辑不同,饿了么会优选党员、退伍军人,以及优秀骑手组成固定的助老送餐队伍,因为人员相对固定,很快就能与老人之间建立熟悉和信任。除了送餐以外,骑手还能每天为老人送去问候,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随时同步社区工作人员。
曲伟认为老年助餐像一缕阳光照进了老人的心田。“老年助餐服务一方面解决了吃饭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老人的情感需求。老人在家吃好,心里高兴,实际上也是解决了家里年轻人的后顾之忧。”曲伟说。
对于养老服务发展的未来,曲伟表示,要让数字助老发挥到实处,让各地已探索出的优秀成果可持续、可复制。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强化政企协同,构建完善数字助老送餐服务体系。
“希望能以老年助餐为突破口,建设全品类助老服务体系;将骑手纳入社区助老服务体系,驱动数字化社区公益体系建设,形成社区建设的正向多赢循环。”曲伟说,未来,将老年助餐普及、普惠给更多老人,尤其是二线城市、边远乡村地区,尚需各地民政部门、社区、村委会同相关方共同努力。(陈涵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