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將在美國新增投資1000億美元,這不是全球布局的片面之見,在美中博弈與美國優先的原則上,台積電只是棋盤上的棋子,無能抵抗強權破壞市場規則。馬前總統批評執政黨無法守住「護國神山」,關鍵問題是,換成國民黨執政,又能確保美國優先不會輾壓台灣,逼迫台積電遷往美國?
依據台積電官網2024年第4季營運績效報告(4Q24,2025年1月16日),台積電淨利來源,北美市場占比70%(2023年占比68%),中國市場占比11%(2023年占比12%),由於晶片法案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台積電已經將淨利來源從中國分散至北美與亞太市場。此外,比較淨利與製程技術的關係,從2023年起,3奈米的占比從2023年6%成長為2024年的18%,成長3倍,是所有製程中,對於淨利最有明顯影響力者,也因此讓製程7奈米以下的淨利貢獻,從2023年占比58%成長至2024年的69%。以晶片運用平台而言,高效能運算加上智慧型手機之需求總和,淨利從2023年占比81%成長至2024年占比86%。
這些營運績效報告的數據,可以歸納四個重點:
其一,北美市場為台積電獲利的重要且關鍵來源,在美國「自產自銷」符合美國利益,對於台積電是否也有相對應的淨利,尚待「美積電」或「川積電」(Trump-smc)決定。台積電為了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布局,增加對美投資勢在必行。
其二,為了壓制中國晶片發展,美國已經極力封鎖高階晶片與相關製程設備輸往中國,中國在此壓力下,僅能自憑己力突破現實障礙,在突破障礙過程中,也會逐漸降低對於台積電的依賴。因此,台積電未來在中國的市場或政經價值,將因為地緣政治的影響而淪喪重要性。
其三,台積電目前淨利至少有50%來自7奈米與5奈米製程的總和,5奈米是目前穩定獲利的成熟製程,未來考慮3奈米製程的毛利高、營運貢獻大,將逐年增加3奈米製程的比重。台灣要保留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對於台積電來說,還沒有重大營利影響,而且無關重要,至於根留台灣,完全是不著邊際的說法,對於全球企業而言,何來根留台灣之說?
其四,高效能運算與智慧型手機的晶片應用,其淨利占比和在80%以上,這兩者的晶片應用對於台積電的獲利影響既關鍵又核心。放眼全球,檢討全球各地對於AI、高運算需求、手機製造有關鍵地位者,這些國家就能對於台積電的全球布局予以掣肘。美國要求台積電增加對美投資,也不完全是惡霸,台積電過往依賴台灣製造的高毛利,而不願意降低營利而增加對美投資,這是自利行為,但對於川普政府甚或美國國家利益而言,顯然不可能放任不干涉。
我們不能把台積電視為「護國神山」,這是一家全球企業,沒有國防能力,對於地緣政治來說,只能成為棋子任由強權擺布,無能自保與獨立決策。假設台積電未來真的從台灣下市而在美國上市,這有驚訝的必要嗎?台積電增加對美投資,對於中國與美國都有地緣政治上的利益,中國不怕攻台而影響晶片供給美歐日且誘發美歐日聯軍防禦台灣,美國更不擔心不能掌控晶片先進製程技術與產能,未來美中博弈或對抗時,美國面對中國武嚇侵台,再也無須矮人一截。
台灣要面對未來5年甚至10年的國際變化,不能依賴台積電的根留台灣,台灣人民可以賺取台積電的股價或股利,但是別奢想獲得國防利益甚至保障台灣的國家利益。台積電都可以東移美國,第一島鏈為何不能東移?畢竟第一島鏈攸關美國利益,全由美國決定,奢想台積電勇(永)為護國神山,不如懇請藍白尊重國防預算。 (相關報導: 台積電慶幸不用扶「阿斗」英特爾 郭正亮曝「第二壞」處境:技術很難不外流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