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时代的财富管理营销,该“投喂”什么“训练”数据?

0 评论 2569 浏览 3 收藏 12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随着百度接入DeepSeek,AI搜索正在重塑财富管理行业的营销格局。搜索引擎不再仅仅是“流量分发器”,而是成为“决策中枢”,直接参与用户的决策过程。财富管理机构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将难以适应AI时代的变革。本文将探讨AI搜索如何改变财富管理的营销策略,分析机构应如何通过“喂养”AI数据来优化营销效果,以及如何避免数据投喂中的常见陷阱。

百度接入DeepSeek,不过是AI搜索革命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当用户对着微信对话框询问“如何配置家庭资产”,用豆包自动生成理财方案,用Kimi在研报中筛选出基金推荐时……一个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搜索引擎不再是“流量分发器”,而是“决策中枢”。财富管理机构若继续沿用“买关键词+铺落地页”的传统打法,无异于在数字洪流中刻舟求剑。

AI搜索的降维打击:从“人找信息”到“答案追人”

传统搜索的逻辑是“用户提问-平台罗列链接-广告主竞价拦截”,而AI搜索直接重构了信息交付方式。试想一下,未来会不会出现以下场景?

场景1:微信生态的“无痕狙击”

当用户在朋友圈抱怨“房贷压力大”,次日收到微信理财通推送的“低风险债基组合”;当群聊中出现“黄金暴涨”讨论时,对话框自动弹出“黄金ETF定投攻略”——社交数据与AI助手的结合,让营销从“响应需求”升级为“预判需求”。

场景2:Kimi的“研报即服务”

某用户研究“新能源基金投资价值”,Kimi不仅整合了行业研报、政策文件、机构持仓数据,更在结论处标注“某头部公募近三月加仓宁德时代12%”。这种深度内容耦合,使得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直接转化为获客利器。

场景3:DeepSeek的“思维链劫持”

用户询问“当前是否适合加仓”,AI在回答中嵌入推理链条:“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引用华尔街见闻数据)→ 外资可能回流A股(链接中信证券研报)→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显著(展示XX基金产品)”。广告不再是被排斥的干扰项,而是逻辑推导的必然结果。

范式颠覆的核心变量:用户停留时长压缩80%(无需跳转多页面)、广告触达节点前移(答案即广告)、竞争焦点转移至“数据源控制权”。

财富管理的“AI生存法则”:重构数据供应链

当AI搜索将信息检索变为“端到端决策”,财富管理机构必须重新设计数据投喂策略。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大模型不会为“官网产品说明书”停留,它们只对三类数据上瘾。

1、喂养“结构化知识库”:从PDF堆砌到决策因子拆解

传统营销依赖的“基金招募书”“产品海报”在AI眼中只是无效噪声。以公募基金为例,有效数据投喂需遵循“3D原则”:

  1. Decision-driven(决策驱动):将产品信息拆解为AI可直接调用的决策因子。例如,某科创主题基金需标注“近三年最大回撤18%”“重仓半导体设备占比超40%”“基金经理李XX任职期超额收益排名前10%”。
  2. Dynamic-link(动态关联):建立市场变量与产品特征的实时映射。当央行宣布降准时,立即向大模型更新“该基金持有的金融债占比”“利率敏感度系数”等数据,确保AI能在政策解读中自动关联产品。
  3. Domain-certified(领域认证):接入权威数据源强化可信度。例如,将基金评级(晨星、银河证券)、机构调研记录(标注参会分析师所属券商)等植入数据包,供AI生成答案时调用。

假想案例:某头部公募与Kimi合作,将旗下30只主动权益基金的“行业偏离度”“换手率波动”“极端行情抗压测试”等3000余项标签导入模型,使其在回答“震荡市如何选基”时,推荐产品被提及率提升。

2、劫持“思维链”的关键卡位:如何在AI的推理路径上埋设钩子

AI的答案生成遵循“问题拆解-数据检索-逻辑推演-结论输出”的链条,财富机构需针对每个环节设计植入策略:

  1. 问题拆解层:通过预训练影响AI的问题理解方式。例如,当用户询问“有没有比余额宝收益高的理财”,植入“货币基金七日年化”“短债基金近一月回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风险等级”等对比维度,引导AI将答案框架转向自家优势品类。
  2. 数据检索层:抢占AI的优先信源列表。与微信理财通、蚂蚁财富等平台合作,将产品业绩数据接入其本地知识库,确保AI在调用实时数据时优先抓取。
  3. 逻辑推演层:定制风险评估模型供AI调用。例如,开发“用户风险-收益匹配度算法”,当AI分析“该用户适合何种产品”时,自动引用该模型并推荐适配产品。

假想案例:某银行私行部为DeepSeek定制“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决策树”,当AI识别用户年收入超百万、搜索过“家族信托”等特征时,自动在答案中插入“跨境税务规划”“保险金信托架构”等话术,带动产品咨询量增长。

3、AI时代的“新SEO战争”:语义网与场景入口的争夺

传统SEO依赖关键词密度和反向链接,而AI搜索的排序规则更接近“知识图谱匹配度”。财富机构需掌握两大武器:

1)语义实体标注:将产品与AI高频调用的概念节点绑定。例如,某养老目标基金不仅标注“FOF”“目标日期”,还需关联“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社保基金持仓变动”等衍生概念,提高被AI检索的概率。

2)场景化入口殖民:在各类AI助手的关键路径上预埋触点。例如:

  • 微信生态:开发理财小程序的“API答案库”,当豆包、智谱等AI回答用户提问时,直接调用小程序内的产品数据进行展示。
  • 车载AI:为蔚来NOMI、小鹏小P等定制“行车场景理财方案”(如“充电等待时可申赎的短债基金”)。
  • 办公软件:向WPS AI、钉钉智能助理推送“企业年终奖理财模板”,内嵌专属产品二维码。

假想案例:某互联网平台货币基金为抢占AI搜索引擎的答案位,将其7日年化收益率、快速赎回额度等数据以“秒级更新”频率推送至模型,最终在“闲钱理财”相关问答中占据极高的推荐率。

致命陷阱:数据投喂的“三重诅咒”

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财富管理机构可能死于三种“数据自杀”:

  1. 精度诅咒:盲目追求数据量级而忽视质量,导致AI推荐翻车。例如某券商投顾APP向全网推送“历史年化12%”的雪球结构产品,但未标注“敲入风险概率”,引发AI搜索用户集体投诉。
  2. 合规诅咒:用非结构化数据“污染”AI。某私募基金将内部交流纪要强化植入模型,导致AI搜索生成答案中出现“预计科创板将出台重大利好”等违规推测。
  3. 同质诅咒:所有机构都在投喂雷同的业绩数据、基金经理履历,最终AI的推荐列表沦为“谁付费多谁上位”的竞价游戏,丧失用户信任。

破局密钥:建立“数据投喂ROI评估体系”,从AI答案引用率、用户决策转化率、合规风险系数三个维度动态优化数据策略。

终极对决:人性与算法的“折叠战争”

当AI搜索能够模拟95%的标准化理财建议时,财富管理的最后堡垒在于:

  • 复杂场景的“人机协同”:AI负责提供数据洞察(如“该客户持有产品与美债收益率波动相关性达0.7”),理财经理聚焦情感共鸣(如“您更担心孩子留学费用还是父母医疗费?”)。
  • 价值观的“对抗训练”:向大模型投喂“巴菲特致股东信”“达利欧原则”等带有鲜明价值观的内容,使AI的答案具备人格化特征,而不仅仅是数据堆砌。

假想案例:当财富管理公司将“长期主义”“资产再平衡纪律”等理念植入大模型后,客户对AI建议的采纳率提升显著,因为“它听起来像我的私人顾问,而不是冰冷的机器”。

要么喂养AI,要么被AI吃掉

当微信对话流、智能汽车、AR眼镜都成为AI搜索的战场,财富管理机构必须意识到:未来的客户不在APP里,而在大模型的神经突触之间。那些懂得用“结构化知识”驯化AI,用“动态数据流”寄生算法,用“人性化价值观”对抗机械推荐的玩家,终将在决策链的源头截获用户。而剩下的,只会沦为AI时代的“数据饲料”。

本文由 @数金杂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207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商战中,运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设计的那些思路和技巧。
专题
1184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智慧城市设计指南。
专题
1600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中台是处于业务前台和技术后台的中间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中台。
专题
1601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有效的团队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团队管理的方法。
专题
6085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业务流程图是最常见的图表之一,能看懂读懂是必修课,能绘制便是非常重要的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