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心智对话》:欧美产业链为何转移到中国而不是印度?
2月17日,观察者网举办的科创类谈话节目《心智对话》在上海举行,本期对话以“从人口红利到技术红利——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短板与问题”为主题展开。
对话中,企业知识开源创始人、前BCG Platinion董事总经理、前IBM咨询全球合伙人陈果谈到了早年间欧美产业链转移到中国而非印度的原因,他认为此次产业链转移也是中国“国运”的体现。
陈果表示,印度建国后尼赫鲁的政策“非常不欢迎外资”,整个七八十年代,印度的经济非常封闭,尽管是人口大国,但最终没有接受到欧美产业链。当时东南亚的政治也不稳定。
陈果提到,当时中国一来政治稳定,二来拥抱全球化,于是正好抓住了这个时代机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范维
热门评论 2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1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全部楼层独立思考我的观点现在我们的外资来源地好象过半都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一样,现在香港属于资金中转地,早期是三来一补产业转移那种投资。
- Techlife瞎扯,中国能接靠的是前三十年普及教育和工业化培养一批工人,80年代印度识字率是43.5%,中国1978年识字率65%,中国70年代末就能造飞机大炮洲际导弹轮船。印度2020年才赶上中国70年代识字率,印度洲际导弹到21世纪才追上中国。另外中国90年代承接从东南亚转移过来的工业,是因为东南亚听了欧美“专家"意见完全放开汇率管制,当初大量游资进入东南亚股市楼市炒作而非实体,这才被索罗斯狙击,然后才政局不稳。当初不少中国“专家”也是高喊放开汇率管控,真要听这帮的中国90年代也没法承接从东南亚过来的。是的,毛泽东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增长的基础,使中国把握了世界性发展机会,参考】
1.“伟大教师”毛泽东和他开创的教育事业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7700.html …毛泽东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在一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在外部环境极端恶劣情况下,在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条件下,在必须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压力下,勒紧裤带,巧妙运筹,让中国实现了世界没有过的,中国此后也花20年甚至近30年才能达到的教育水平…没有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就缺失农村中等教育的投资主体。没有这个投资主体会是什么样子,只用看人民公社解体后中国小学教育化了9年才恢复,初中教育花了20年才恢复,高中教育花了28年才恢复到事实就知道了…以为外商直接投资本来就该直接投向中国,谁叫中国人口这么多呢?但是没有人想过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印度人口比中国并不少多少,印度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是民主制度,比…中国“形象”好多了。印度开放程度,熟悉英语群体数量也比中国强不知道多少倍。可外资干嘛非要投资中国?如果在90年代外资把目标对准了印度,还有中国的戏吗?是历史的偶然?不是!是毛泽东为我们奠定了外商不得不来中国的基础……制造业需要大量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以及可以培养为技术人员的高中文化程度工人。不是这个地方劳动力价格低就可以的,再低不能干这样的活总不行,人再多也等于没有人…为什么外资在90年代开始首选中国大家都会推论出来…
2.杨松林:毛泽东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增长的基础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7629.html - 全部楼层五月元生别扯了,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你以为真的就是打越?因为是越苏当年是签了军事同盟。打狗也得看主人,这点道理不知道?欧美门清的很。印度干了什么?左右逢源。就跟抗美援朝一样,中国不下场,能有后面的工业转移?注意安全……
- 伽蓝之瞳这人水平菜了,认知不够透彻。
印度人口在北不在南,没有中国那样的东南沿海制造省份周围也没有亚洲四小龙那样的产业转移。
人口规模是够的,年龄层面也没有问题,但是地理位置错,文化也不匹配。那怎么承接?
哪怕今天都没法承接,但印度错过这个风口就真没了。别提地理人文环境,就那格局,成不了大气。改开初期,日韩都对我有千亿顺差,也没限制进口,欧美企业在中国赚的不要太少,十多年的外资直接投资全球第一,难道资本家都喜欢社会主义。当今,老美是想把印度越南做为低端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奈何,三哥吃相难看,把送上门的投资当猪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阿 - 全部楼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为西方一开始并没打算转移产业链到中国,中国只是做组装环节。产业链的完善是中国人辛勤努力的结果,让西方看到了降低成本的机会,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市场消费市场红利,中国为此付出了几十万亿美元的代价交学费。
而印度这个国家,既不想付学费,不愿意承担风险,也不想辛勤工作,还制定世界上最高的关税,这对于国际企业是没有吸引力的,更何况后来印度杀猪盘割了那么多企业,更是没人愿去建厂了,除了一部分中国企业。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现今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才有今天的伟大成就! - 首席非人民币观察员外资大规模投资印度,大概率赔光了裤子才能出来。而投资中国正相反,韩国那么多骗子无赖,在中国以投资为名骗了多少钱?好在是韩流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
- 全部楼层河豚早期非常多的是华资,包括港资和东南亚华侨的企业投资。
然后跟着的就是台资。
入关后日韩资本增加得最快,欧美也是。
但说早期,绝对就是华资。深圳2K年前很多高速、电厂都是港资投的,当中最显著不是李嘉诚,而是胡应湘的合和。正因为本着帮助的态度,胡应湘的资产没有像李嘉诚资产那样同步增长。霍英东霍家是对广州佛山帮助多。
另外还有余彭年,这个真是几乎全捐赠了,不是假捐那种。有些人的存就是让你永远仰视。😂现在我们的外资来源地好象过半都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 我们有庞大的高素质人才,现在有每年高达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所有劳动力几乎都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的大多数还是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这对印度来说还是一个大白天的春秋大梦。
- 全部楼层五月元生别扯了,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你以为真的就是打越?因为是越苏当年是签了军事同盟。打狗也得看主人,这点道理不知道?欧美门清的很。印度干了什么?左右逢源。就跟抗美援朝一样,中国不下场,能有后面的工业转移?这个世界很多事是交叉的,越南过了线,就得打,所谓同盟的因素会考虑,但不会是主要因素,我们自己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美国可以作为制衡因素,但我们也没有完全相信美国人,当时在北方也是作了部署的。抗美援朝也一样,苏联援不援助,我们都会打,至于你说的工业转移,是附带收益,而且,很多还是斯大林挂了之后才到位的,之前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上。你要不看看美苏给了印度多少援助?尤其是在中美中苏都交恶的时候,改开后的转移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试验后有利可图才扩大的,当时不止中印,还有拉美国家都有份,但守住的只有中国
- 海中锦狸放屁,没有当时的基础设计建设,人家会选中国?早期非常多的是华资,包括港资和东南亚华侨的企业投资。
然后跟着的就是台资。
入关后日韩资本增加得最快,欧美也是。
但说早期,绝对就是华资。深圳2K年前很多高速、电厂都是港资投的,当中最显著不是李嘉诚,而是胡应湘的合和。正因为本着帮助的态度,胡应湘的资产没有像李嘉诚资产那样同步增长。霍英东霍家是对广州佛山帮助多。
另外还有余彭年,这个真是几乎全捐赠了,不是假捐那种。有些人的存就是让你永远仰视。😂 - 一个“识字率”就能误导和累死一帮专家!中国的识字率是指至少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印度的识字率是什么?是指能写出自己名字,而且就连“写出自己名字”都有着很大水份。也因此更能说明了建国后新中国前三十年艰辛打下的教育基础和工业基础,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可贵!
- 外资大规模投资印度,大概率赔光了裤子才能出来。而投资中国正相反,韩国那么多骗子无赖,在中国以投资为名骗了多少钱?
- 全部楼层guan_15681833061785那些是美国企业,本着给印度放血来扶持印度制造的,小米ov富士康都是美资控股,苹果更不用说。中国的国企和民企,华为比亚迪等,被印度坑过一次后就把印度视作黑洞了。比亚迪没在印度投资啊。
- 伽蓝之瞳这人水平菜了,认知不够透彻。
印度人口在北不在南,没有中国那样的东南沿海制造省份周围也没有亚洲四小龙那样的产业转移。
人口规模是够的,年龄层面也没有问题,但是地理位置错,文化也不匹配。那怎么承接?
哪怕今天都没法承接,但印度错过这个风口就真没了。评价精准!
确实很菜😅! - 放屁,没有当时的基础设计建设,人家会选中国?
- 想想,我们是如此幸运,拥有两位伟人
我们有了毛泽东,他对国家和国家周边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扫除和重建
我们有了邓小平,他把国家一点一点的对准、对接上世界的跑道,并保持了不偏离
所以,
虽然我们有批评,但我们从内心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人的党 - 这人水平菜了,认知不够透彻。
印度人口在北不在南,没有中国那样的东南沿海制造省份周围也没有亚洲四小龙那样的产业转移。
人口规模是够的,年龄层面也没有问题,但是地理位置错,文化也不匹配。那怎么承接?
哪怕今天都没法承接,但印度错过这个风口就真没了。 - Techlife瞎扯,中国能接靠的是前三十年普及教育和工业化培养一批工人,80年代印度识字率是43.5%,中国1978年识字率65%,中国70年代末就能造飞机大炮洲际导弹轮船。印度2020年才赶上中国70年代识字率,印度洲际导弹到21世纪才追上中国。另外中国90年代承接从东南亚转移过来的工业,是因为东南亚听了欧美“专家"意见完全放开汇率管制,当初大量游资进入东南亚股市楼市炒作而非实体,这才被索罗斯狙击,然后才政局不稳。当初不少中国“专家”也是高喊放开汇率管控,真要听这帮的中国90年代也没法承接从东南亚过来的。印度洲际导弹到21世纪才追上中国
---------------------
你说的莫非就是印度那个布朗运动战略洲际导弹吗?射程200公里,误差1,700公里。 - 人多人年轻但人口素质低,无法形成有效的人口红利;基础建设落后;最主要的是国内政治及政策不稳定,一系列的问题无法解决。
- 这个瞎说了。美国在印度的早期投资远高于中国,IBM,思科,TI在印度的早期投资都10倍超出中国。
-
欧美公司发愁:把铀都卖给中俄了,我们快没得用了
2025-02-18 10:09 能源战略 -
泽连斯基:不排除中国参与
2025-02-18 09:12 乌克兰之殇 -
美俄谈判今日开始,泽连斯基:没参与、不承认
2025-02-18 08:44 乌克兰之殇 -
波音又要延期,特朗普坐不上新“空军一号”了
2025-02-18 08:09 航空航天 -
缅甸查获273名非法入境外籍人员
2025-02-18 07:58 打击网络诈骗 -
欧洲领导人紧急会议前,特朗普与马克龙通话
2025-02-18 07:41 乌克兰之殇 -
合作打击网赌电诈犯罪,中泰双方深入沟通
2025-02-18 07:09 打击网络诈骗 -
中国向加沙地带提供新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2025-02-18 06:57 巴以恩仇录 -
王星案之后,打击妙瓦底电诈进展如何?透过时间线看最新情况
2025-02-18 06:51 打击网络诈骗 -
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乌克兰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启动和谈共识
2025-02-18 06:42 乌克兰之殇 -
加拿大多伦多一客机着陆时发生事故,机身翻覆现场升起浓烟
2025-02-18 06:41 航空航天 -
伊朗外长:不会在威胁下与美国谈判
2025-02-18 06:40 伊朗局势 -
缅方再拘留控制妙瓦底地区273名非法入境外国人
2025-02-17 23:02 打击网络诈骗 -
“如果西方能明白点啥,那就是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
2025-02-17 22:54 中美关系 -
“特朗普关税大棒将一棒打垮韩国经济支柱”
2025-02-17 22:19 三八线之南 -
瑞典跟进:不排除向乌派出战后维和部队
2025-02-17 22:19 欧洲乱局 -
何立峰会见日本经济界访华团:鼓励日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
2025-02-17 21:35 中日关系 -
梵蒂冈:教皇方济各病情复杂,将继续住院治疗
2025-02-17 21:19 -
“中国工业水平要超过美国,还得克服这些短板”
2025-02-17 20:38 观察者头条 -
“比前人牛才能创新,这逻辑不对”
2025-02-17 20:38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1一边倒的空战,怎么打出来的?评论 331 赞 1752巴基斯坦空战完胜印度!意义不小评论 261 赞 2053巴基斯坦的胜利是体系的胜利评论 242 赞 1245棉花絮之全面分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这次大规模冲突及后续展望评论 140 赞 416老胡对中美谈判的一些预期评论 136 赞 147求助:二年级女儿在学校小卖部偷东西,该如何教育?评论 133 赞 18一场空战,很多事都改变了,J10C时刻,比Deepseek更大评论 125 赞 9010流浪狗进入教室遭打死,涉事保安被处理,你怎么看这一处罚?评论 101 赞 3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企业去是要盈利的,不是去扶贫的,4通一平让企业搞吗?所以没有有为的政府和广大的产业工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谁会去呢?
人外国企业虽然有钱,但人家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