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鴻海面板投資的前車之鑑─台灣在 AI 時代的求生指南

2025-02-07 06:10
17,990人氣
201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左一)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二),一同出席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興建廠區動土典禮。(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走馬上任後,接二連三的政策與行政命令發布,對整體世界局勢造成巨大衝擊。尤其近日動用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分別對加拿大、墨西哥產品課徵 25% 關稅,以及對中國輸美產品課追加 10% 關稅,正式宣告貿易戰再次開打。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下,台灣也因晶圓代工被川普直接點名「偷走了我們的晶片業」、「需要課 100% 關稅」被推上第一線。AI 經濟方興未艾,地緣政治動盪不休,台灣不只要審慎判斷美國的新策略,也必須從過去挫敗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不只是晶片業要關注變局,台灣最大企業鴻海集團在面板領域的前車之鑑,正是台灣全體電子業在 AI 時代必須熟讀的求生指南。

川普關稅大刀揮下,背後隱藏什麼策略?

美國對加、墨、中三國產品施加關稅有兩大理由,一是為了加速三國處理毒品與非法入境問題,二是促成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從川普第一任期的作為與去年大選期間的表態看來,後者才是川普大動作祭出關稅大刀的主因。事實上,在川普強力施壓後,加、墨兩國已經迅速增派兵力處理邊境問題,川普也「從善如流」暫緩對兩國增加關稅,對於美國「頭號敵人」中國的 10% 關稅則如期生效,本屆川普政府的意志可見一斑。

儘管台美關係無涉美國邊境安全問題,但為了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選戰願景,川普正著手改造全球經濟體系,要讓製造業重回美國本土。 川普關稅大刀一揮下,亞洲股市哀鴻遍野,日、韓、港、台無一倖免,其中台股在 2 月 3 日新春開市盤中劇烈下跌超過 1,000 點,跌幅高達 4.35%,是台股史上第四大跌幅,亦為當日亞洲股市之最。

川普何以使用關稅對「盟友」施壓?若單以邊境問題、製造業就業機會等選舉承諾考量,容易只看到川普政客的一面,然而美國國家政策的形塑不僅有總統的意志,也有龐大智庫幕僚與官僚體系的參與,美國政府的重大政策都應該以美國國家利益為前提來觀察。

美國的國家核心利益乃是保障美國人民的安全與種種權利,由於道義主義與現實主義政治的交互影響,美國在二戰之後便以維持世界政治經濟的領導地位為基本國策。儘管美國曾經熱切歡迎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加入 WTO,但那是為了讓中國加入國際社會,藉此促進美國經濟利益與世界安全。當中國從江胡時代的「韜光養晦」,轉變為習近平時代「偉大復興」,中國製造業就急於擴大產能,透過低價傾銷一路血洗全球市場,各國製造業在中國不公平貿易下一一被擊潰,美國對待中國的態度自然由「夥伴」轉為「對手」再到今天成為「敵人」。

中國企業不僅鎖定早已掌握的成衣、食品、鋼鐵市場,更積極進軍技術門檻高、利益龐大的科技產業,如電動車、再生能源和半導體,這絕非單純的經濟議題,而是未來世界的權力之戰。科技產業與國際貿易的政治攻防,將是川普第二任期的美中角力主軸——身在局中的台灣務必格外小心。 (相關報導: 鴻海威州投資案成美大選激戰焦點 劉揚偉不走郭台銘老路備受考驗 更多文章

前車之鑑:威斯康辛慘案

說起誤判美中情勢而蒙受慘烈教訓的台灣企業,非郭台銘掌權最後十年的鴻海集團莫屬。2017年7月,時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了成就自己的面板霸業美夢,同時替自己的總統競選之路提前布局,他在白宮外與川普一同宣布位於威斯康辛州的 10.5 代面板廠投資計畫,總金額高達 100 億美元。鴻海承諾將雇用 1 萬 3 千名美國本土勞工──這不僅是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greenfield(全新設廠)投資,也呼應了川普「美國製造」的競選訴求,川普更是在動土典禮上興奮地宣布:威斯康辛面板廠將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風傳媒 VIP電子報
每週一封,閱讀更多獨家報導
請輸入e-mail
免費訂閱
繼續觀看內容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風評:賴清德價值選擇,緊貼川普政客?
鄭家鐘觀點:從川普時代的反思到未來的文化力量
鄧哲偉觀點:匯率加關稅雙殺出口業─台灣恐步日本後塵
邱守苕觀點:微量萊克多巴胺無害?台灣本土研究戳破官方謊言
李震華觀點:宗教不應成政治戰場─從白沙屯事件看大罷免的邊界
鄭兆希觀點:雙標民眾與錯誤的政治制度是兩黨惡鬥的溫床
呂紹煒專欄:7月降息難哦,聯準會受關稅談判牽引
觀點投書:美國債台高築,關我們什麼事?
觀點投書 :國旗不能揮?綠側翼又在玩弄群眾情緒
呂政璋觀點:看白沙屯媽祖繞境,走出台灣人最深的凝聚力!
觀點投書:理解國防自主的必要與艱辛一一回應對TS102A1式多功能雷觀機評論
何思慎觀點:「終戰」背後的史觀
觀點投書:綠營綁架社運史─被操控的台灣公民運動
觀點投書:大甲溪光明抽蓄電廠是索命開發案!
「美軍不介入」的美軍政府作戰計畫,然而……:《濟州四‧三》 選摘(3)
風評:休兵90天之後是和平還是更大戰役?
周永秦觀點:飆風墜落給台海戰爭的重要啟示
陸文浩觀點:共軍首次利用鋒面擾台,對我進行海空突襲
公孫策專欄:這個國家的「其餘」人口
孫揚明觀點:扭曲歷史的外交部,大言不慚打臉杜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