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产业,即军事工业,是指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直接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其它军需物资的工业部门和工厂等军需单位。军工产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敏感性,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国防实力。军工产业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军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将加速推进。
随着“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的逐步明朗,以及国防预算的合理增长,军工行业的阶段性需求不振现象有望得到改善。同时,产业链新产能的陆续就位也为新一轮批量采购奠定了基础。此外,部分军工上市公司的单季业绩同比高增,行业需求已经出现点状恢复,逐渐呈现复苏迹象。
当前,军工行业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整体业绩出现短暂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军工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79%,但营收同比增长40.71%,达到4106亿元。尽管如此,营运指标如存货、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及合同负债均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行业的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军工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军工产业市场竞争总体趋稳,但不同细分领域竞争态势各异。上游和中游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下游则寡头垄断企业较多,但中上游整体毛利率高于下游。军工电子行业内企业较少,竞争格局总体趋稳,企业主要布局在国内市场,基本可以实现国产替代。而在上游和中游领域,如电子元器件、材料等,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众多企业参与其中,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争夺市场份额。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各国对军事装备和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军工产业的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特别是在中美等大国之间,军工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军事大国,对军工产品的需求尤为旺盛,为军工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网络信息、认知计算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军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将加速推进。例如,军工电子行业在雷达、导弹、航空航天、舰船、坦克、火炮等各类平台上的电子设备和系统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显著提升了武器装备的性能和战斗力。
未来,随着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军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将加速推进。例如,在武器装备领域,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军工企业将加大在人工智能、网络信息、认知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武器装备向更高层次发展。
军民融合是军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深入实施,军工产业与民用产业的界限将更加模糊。军工企业将积极参与民用产业的市场竞争,推动军工技术的民用化应用;同时,民用产业也将为军工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机遇。
想要了解更多军工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军工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我们的多军工产业调研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多军工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