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请大家出出主意:家暴受害者不愿报警,我们公检法还能怎么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此前,我在采写涉家庭暴力案件在执法司法和社会治理层面的困局时,发现其错综复杂、清理法理的纠葛以及衍生困境,远超大众想象。
其中,一个受访者令我印象深刻。阳女士(化名)是该领域权威专家,隶属中国心理学会CPS系统(全国仅4000余人有相关资质),目前在某大城市从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提及一个典型个案时,一向将个人生活与工作“边界”牢牢把控的她竟泪眼婆娑:
“我们在职能范围内已经做到极限了,甚至私人越界想去拯救受害者,但还是看着情况越来越糟,以至于我自己都在接受其他心理咨询师的督导。”
她诚恳地对我说:
“目前这个典型个案陷入了僵局,希望你能模糊化处理后发表,让观察者网的专家和网友们集思广益,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解题思路’。”
01
满头是血的阿珊(化名)来到某医院外科就诊,在问诊的过程中,女子透露是被丈夫殴打的。接诊医生根据后脑勺的伤情判断伤者所言非虚,他一边为伤者处理伤口,一边按照强制报告的要求报警,一起隐秘的涉家暴案件得以被“看见”。
“你不要乱说,这是我自己弄伤的。”谁知,当阿珊得知医生要报警,坚决否认伤情系家暴所致,她不顾众人的安抚,强行离开了医院。
“为什么不能强制要求她配合调查呢?”
“这种情况严格叫‘涉家暴案例’,都不能成为‘案件’。女方不愿意报警不愿意和警察见面,又再三保证是自己弄伤的。即使有医生陈诉,这种当事人反复更改的措辞是不可能被警方固定和采纳的,也就没有足够的依据强行介入。”一名民警解释。
影视配图
家暴不是家务事,公权力该不该干涉?目前已达成共识——该。但部分受害者出于面子、子女、财权纠纷、生活质量等原因,并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甚至对公权力介入“自己家事”较为抵触。多名公检法受访者坦言,很多家暴案件的难点就是取证工作——公安机关的案件记录、医疗记录等证据之间缺乏关联性、缺失当事人签名、时间久远等。
“实际上,她的伤情已构成刑事案件中的轻伤,以我们当地公检法机关和民众对家暴的态度,首次判决就会判离。”一名知情者坦言,“但受害者不愿意配合,错失了这个案例中唯一一次固定强力证据的机会。”
女子对公权力“刚性”机关介入“家事”如此抵触,当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联席部门,便考虑由“柔性力量”入手。
很快,妇联、民政、卫健、社区等介入此案,基层治理“微网格+五大员”派遣到位。五大员是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承担特定职责的角色,本案中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心理工作者和社工。
对此,一名法官告诉我,“虽说社会治理五大员属于公权力的一部分,但其介入家事案件的法理依据不足。没有法理依据也就没有强有力的刚性手段,通常只能先调查了解,再‘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反复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在调查走访中,大家掌握了阿珊的具体情况:阿珊快五十岁了,潮汕人,系外来务工人员;在某街道开有一裁缝店。
调查员梳理了阿珊一天的活动轨迹:清晨起床为全家做早餐——早上送孩子上学——赶赴裁缝铺挣钱养家——接送孩子放学——买菜做菜吃晚饭(已八、九点)——饭后辅导孩子作业——丈夫孩子睡觉后清洗碗筷做家务——凌晨上床睡觉。
“因为晚上才能洗碗打扫卫生洗漱,他丈夫嫌她吵到自己休息,就会打骂她。她上床后也长期睡不好,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很糟糕,感觉就靠‘还得养孩子’那一口气撑着。”为了拯救这个深陷泥潭的母亲,街道和社工们找到了她的小裁缝铺,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阿珊总算打开了心扉。
阿珊的自述结合有关部门的调查,一个藏在繁华都市隐秘角落的令人窒息的家庭浮出水面。
“夫妻都是潮汕人,小学文化,两人系老家包办婚姻,感情并不深厚,男方曾有出轨行为;两人共育有6个子女,其中2个成年后便和原生家庭断了联系,另外4个未成年人,2个在我们当地读书,2个休学在家;男方没有工作,也不参与子女抚养和教育工作,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女方的裁缝店,家务和子女教养也全由女方承担。”
阿珊的情况和大部分家暴受害者不同。一般受害者在遭受家庭暴力时,考虑子女羁绊、经济难以独立、施暴者事后有忏悔行为等因素后往往选择隐忍;还有一部分受害者是愿意让渡生命身体权利来换取施暴者资源,甚至有个别受害者是极端恋爱脑。
“但阿珊不同,实际上,她只要离婚,她和子女的物质和精神状态都会有质的飞越。但是她不愿意!”
一位检察官提醒阳女士:“公权力和私权利要分清边界。作为一个男人,我对这种男性之耻的人渣恨不得打他一顿,但代表公权力介入,我们是绝不能主动鼓励其中一方离婚的。”
后来,在社工们的反复动员感化下,阿珊终于同意阳女士等人介入自己“家务事”。“但丈夫从头到尾都不予配合,我们根本堵不到他人。”
当阿珊带着社工们来到自己的“家”时,出租屋里的情境令人惊讶和辛酸:没有任何窗户的房子阴森黑暗、密不透风,杂乱的居住环境,极不正常的房间安排——丈夫单独一个房间,阿珊和其他孩子挤在一个房间。
社工们将4个孩子带去全国权威医院进行身体及心理方面的检查,其结果令大家无比痛心:“休学的两个孩子确诊抑郁,其中三女儿重度抑郁并伴有语言功能退化——由外界带来的获得性沟通交流障碍。”
“孩子们有没有被家暴过?”
“从孩子们的描述中,我们推测孩子没有被家暴,但也侧面印证了阿珊被家暴的客观事实。”
“孩子们抑郁、失语症和家暴有没有关系?”
“我个人主观感受,那当然有。但证据呢?法律事实层面如何证明?”
“那孩子们的陈述可否作为证据支撑,让司法力量取得采用强制手段的依据?”
“你看又回到原点了。每次我们想要更进一步,就又陷入‘怎么界定家暴’的死胡同——客观事实不等于法律事实,法律事实要靠证据,关键是她不愿意配合取证。”
阳女士思考了片刻说:“根据我们的接触与判断。阿珊不愿配合,主要受限于认知水平、文化观念和封建思想,还有明显固化的强迫性思维——比如她提过,女人是不能为难男方的;比如她说,离婚了的话,整个娘家在老家都会抬不起头;她甚至会在我们鼓励她调整生活节奏、为自己多争取一些休息时间时,质疑‘我可以这么做吗?真的可以吗?’”
为了拯救这个思想固化、作茧自缚的受害者,更为了4个孩子,妇联、民政、教育局、心理中心、社区、街道和医院不断跟进,一次次为他们创造条件:教育局为其子女免除了一切学杂费,民政部门代为购买少儿互助金、医保社保;两名确诊抑郁的孩子安排在全国最顶级医院进行治疗且医药费全免;甚至只要阿珊愿意,联席部门可以将阿珊安排在时间自由、受到保护的社区“妈妈岗”、与丈夫物理隔离。
这一切阿珊看在眼里,十分感激,但只要工作人员一提到丈夫,她又退缩了。她说:“你们别这样,其实你们介入后,他现在打我打得很轻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央视蛇年春晚分会场发布:重庆、武汉、拉萨、无锡
2024-12-25 07:12 春晚 -
国常会: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
2024-12-24 21:08 -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2024-12-24 20:12 -
继奥沙利文之后,斯诺克运动员特鲁姆普也成为香港居民
2024-12-24 18:22 香港 -
吴柳芳等被罚,这次没让真正推手“隐身”
2024-12-24 17:30 新潮观鱼 -
还有8天刑满释放的他被改判死缓......
2024-12-24 17:19 疑案追踪 -
“可可西里网红狼”被大货车压死?园区回应
2024-12-24 16:48 -
财政部:2025年要支持扩大国内需求
2024-12-24 13:26 中国经济 -
搞“人草大战”,副市长等9人再被通报
2024-12-24 11:51 廉政风暴 -
中核集团官宣,“零的突破!”
2024-12-24 11:27 核电 -
港府刊宪,撤销许智峯等7人护照
2024-12-24 10:17 香港 -
-
“我们这代人最大的机会,就是把内地成功模式搬到港澳,再推向国际”
2024-12-24 08:45 -
浙大校长回应“论文署名中科大”
2024-12-23 21:10 -
美国批准对台8亿多美元军援军售,我国防部严正交涉
2024-12-23 19:10 台湾军事 -
中国黄金集团陈雄伟被查,家中搜出大量黄金珠宝
2024-12-23 18:52 廉政风暴 -
中办、国办发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铁路建设运营
2024-12-23 18:40 高铁世纪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2024-12-23 18:04 -
焦小平一审被判14年,曾被通报“破坏秦岭生态”
2024-12-23 17:25 廉政风暴 -
12月份台风来了……“帕布”生成
2024-12-23 16:43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109“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05“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0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1小米事故复现,还是要敬畏驾驶评论 602 赞 482强烈呼吁对于智驾系统要进行分级评论 199 赞 713俄罗斯885M型核潜艇下水,普京亲临现场演讲!中国潜艇望尘莫及,何时能够超越?评论 166 赞 174一地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你怎么看?评论 131 赞 66没必要把小米su7的事故跟智驾强关联评论 100 赞 277陈平:如何打垮美元霸权?评论 87 赞 378蜀国最明智的战略选择,就是休养生息富国强兵,而非连年北伐空耗国力!评论 83 赞 29谁把日本料理捧上神坛?评论 83 赞 810日本H,在短短十年从遥遥领先变成遥遥落后?评论 71 赞 2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