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客户以小博大 强制平仓稳赚不赔 非法场外配资如何搅扰股市

2024-12-03 07: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巨额配资狂加杠杆,操控股市放大风险,“洗脑”招聘欺诈员工……今年以来,在公安部经侦局统一协调指挥下,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河北等地经侦部门对场外配资违法犯罪活动同步开展集中打击,刑事拘留非法配资嫌疑人56名,全链条打掉非法配资App分仓平台2个,初步统计涉案金额38.2亿余元。

  不法人员如何诱导投资者开展非法配资,带来哪些市场风险,“新升级”的犯罪手段如何加强防范?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

  近百倍杠杆“轻松加”

  场外配资指不具备证券融资业务资质的机构或个人向投资者出借资金,组织投资者在特定证券账户上使用借用资金及保证金进行股票交易,并收取利息、费用或收益分成。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发现多个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荐股”视频评论区存在“提供场外配资服务”广告。通过进一步摸排调查,警方初步掌握非法配资人员的资金流向和组织框架,并于今年上半年部署打击行动。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金融证券犯罪侦查支队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非法场外配资团伙主要由“金主+推销”人员组成,提供配资的资金通过民间借贷筹措,资金量巨大。

  记者了解到,针对不同资金需求的“客户”,配资团伙提供“差异化”方案。例如,某投资者持有本金100万元,需要配资至500万元。过程中,100万元通过指定账户打给“金主”作为“保证金”,“金主”配资400万元后开设股票账户,并与投资人共用账号密码,约定亏损本金50%后需要继续追加“保证金”,亏损本金70%后立即强制平仓,将剩余的本金扣除2%至4%的月息后返还投资人。

  “因为可以平仓操作,场外配资团伙实现了稳赚不赔,风险全部由客户来承担。”据警方统计,上述非法配资团伙中,“金主”团队年盈利2600余万元,销售团队年盈利4000余万元。

  办案民警说,针对投资金额比较小的客户,团伙则通过一软件公司专门开发“分仓”App,实现多人使用同一账户、达到一定亏损比例监测预警和自动强制平仓功能。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非法场外配资,有投资者“无限”放大杠杆、幻想以小博大“豪赌”股市,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在一起相关案件中,一位投资者以700万元作为本金,通过约1:6配资达到实际金额约4800万元,而700万元本金中只有50万元是投资者自己持有,其余均来自商业贷款。“也就是说这名投资者通过非法场外配资等方式几乎加了一百倍杠杆。”办案民警说。

  扰乱多方市场 “骗局”延伸至招聘领域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非法场外配资与上游操作证券市场犯罪勾连密切,同时一些案件反映出,有场外配资团伙将“触角”延伸至招聘骗局。

  北京警方破获的一起操纵证券市场案中,犯罪团伙连续集中交易某A股股票,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涉案金额达数十亿元。经查,犯罪嫌疑人那某等人通过自筹及场外配资方式获取大量资金,发挥资金和持股优势,利用实际控制的某私募基金和若干个人证券账户,连续集中交易某A股股票,多次以对倒、盘中拉抬、尾市拉抬等手法操纵该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

  操纵期间,该犯罪团伙共买入成交近3000万股,卖出成交2400余万股,交易金额数十亿元,其操纵行为共亏损6300余万元。通过犯罪团伙的交易行为,其操纵的证券账户组持股超过该股票可流通股比例的30%,且连续20个交易日内买卖股份数累计达到该股票同期总成交量30%以上,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犯罪。

  一位证券行业研究人员认为,对市场而言,非法场外配资扰乱了市场定价体系,“伪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估值,使得市场释放的信号与基本面背离,在更大范围内影响了正常的投资活动;对机构而言,配资猖獗还可能为部分机构提供操纵股价进行套利的渠道,但真正利益受损的是广大投资者。

  此外,记者发现,非法配资团伙已经不满足于“等客上门”,多以招聘员工名义诱导求职者进入证券期货市场开展交易,推销其配资方案从中牟利,扰乱就业市场。北京警方工作发现,以黄某为首的一非法配资团伙在招聘网站发布高薪招聘基金经理、股票交易员等信息,吸引许多毕业生和自由职业者投简历,并在高端写字楼开设培训课。

  “不法人员用模拟盘培训基础知识,开展实盘考核,让入职人员盲目相信自己很有投资头脑。”办案民警说,随后团伙以1%的月息为他们提供场外配资,通过变相配资方式参与证券期货的高杠杆交易,盈利后分成,如果亏损被平仓后就以“能力不足”为由将其辞退。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多方共治协调监管

  2020年以来,证监会持续会同公安机关等加大对场外配资违法活动的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受访者认为,要持续加强协同监管,做好投资者教育引导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非法场外配资逃避监管,放大市场波动,增加了市场交易风险。投资者一旦参与场外配资违法活动,可能遭受巨大财产损失,即便双方签订了场外配资合同,在民事诉讼中因合同无效,权益无法保障。

  记者发现,场外配资活动通常表现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即使投资者受损,也很少有主动报案的情况。对此,刘俊海认为,要提高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充分揭示场外配资的法律风险,做好投资者风险警示教育,特别是对宣扬“稳赚不赔”的配资广告要自觉远离。

  此外,当前部分社交平台、招聘网站成为场外配资引流渠道。刘俊海认为,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发挥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对于涉及非法荐股、股市“黑嘴”、非法配资等信息加强甄别与审核,挤压误导性信息的存在空间。

  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场外配资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数据联通共享、强化重点行业治理、畅通惩治行刑衔接,掌握相关风险预警等信息数据,为防控金融风险奠定数据基础。

  “联合银行机构,加强对场外配资整治,严密监控资金异常波动;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斩断其联手配资机构操纵股价的链接。”上述证券行业研究人员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蔡情)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诱导客户以小博大 强制平仓稳赚不赔 非法场外配资如何搅扰股市

2024年12月03日 07:1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鲁畅 北京报道

  巨额配资狂加杠杆,操控股市放大风险,“洗脑”招聘欺诈员工……今年以来,在公安部经侦局统一协调指挥下,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河北等地经侦部门对场外配资违法犯罪活动同步开展集中打击,刑事拘留非法配资嫌疑人56名,全链条打掉非法配资App分仓平台2个,初步统计涉案金额38.2亿余元。

  不法人员如何诱导投资者开展非法配资,带来哪些市场风险,“新升级”的犯罪手段如何加强防范?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

  近百倍杠杆“轻松加”

  场外配资指不具备证券融资业务资质的机构或个人向投资者出借资金,组织投资者在特定证券账户上使用借用资金及保证金进行股票交易,并收取利息、费用或收益分成。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发现多个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荐股”视频评论区存在“提供场外配资服务”广告。通过进一步摸排调查,警方初步掌握非法配资人员的资金流向和组织框架,并于今年上半年部署打击行动。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金融证券犯罪侦查支队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非法场外配资团伙主要由“金主+推销”人员组成,提供配资的资金通过民间借贷筹措,资金量巨大。

  记者了解到,针对不同资金需求的“客户”,配资团伙提供“差异化”方案。例如,某投资者持有本金100万元,需要配资至500万元。过程中,100万元通过指定账户打给“金主”作为“保证金”,“金主”配资400万元后开设股票账户,并与投资人共用账号密码,约定亏损本金50%后需要继续追加“保证金”,亏损本金70%后立即强制平仓,将剩余的本金扣除2%至4%的月息后返还投资人。

  “因为可以平仓操作,场外配资团伙实现了稳赚不赔,风险全部由客户来承担。”据警方统计,上述非法配资团伙中,“金主”团队年盈利2600余万元,销售团队年盈利4000余万元。

  办案民警说,针对投资金额比较小的客户,团伙则通过一软件公司专门开发“分仓”App,实现多人使用同一账户、达到一定亏损比例监测预警和自动强制平仓功能。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非法场外配资,有投资者“无限”放大杠杆、幻想以小博大“豪赌”股市,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在一起相关案件中,一位投资者以700万元作为本金,通过约1:6配资达到实际金额约4800万元,而700万元本金中只有50万元是投资者自己持有,其余均来自商业贷款。“也就是说这名投资者通过非法场外配资等方式几乎加了一百倍杠杆。”办案民警说。

  扰乱多方市场 “骗局”延伸至招聘领域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非法场外配资与上游操作证券市场犯罪勾连密切,同时一些案件反映出,有场外配资团伙将“触角”延伸至招聘骗局。

  北京警方破获的一起操纵证券市场案中,犯罪团伙连续集中交易某A股股票,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涉案金额达数十亿元。经查,犯罪嫌疑人那某等人通过自筹及场外配资方式获取大量资金,发挥资金和持股优势,利用实际控制的某私募基金和若干个人证券账户,连续集中交易某A股股票,多次以对倒、盘中拉抬、尾市拉抬等手法操纵该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

  操纵期间,该犯罪团伙共买入成交近3000万股,卖出成交2400余万股,交易金额数十亿元,其操纵行为共亏损6300余万元。通过犯罪团伙的交易行为,其操纵的证券账户组持股超过该股票可流通股比例的30%,且连续20个交易日内买卖股份数累计达到该股票同期总成交量30%以上,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犯罪。

  一位证券行业研究人员认为,对市场而言,非法场外配资扰乱了市场定价体系,“伪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估值,使得市场释放的信号与基本面背离,在更大范围内影响了正常的投资活动;对机构而言,配资猖獗还可能为部分机构提供操纵股价进行套利的渠道,但真正利益受损的是广大投资者。

  此外,记者发现,非法配资团伙已经不满足于“等客上门”,多以招聘员工名义诱导求职者进入证券期货市场开展交易,推销其配资方案从中牟利,扰乱就业市场。北京警方工作发现,以黄某为首的一非法配资团伙在招聘网站发布高薪招聘基金经理、股票交易员等信息,吸引许多毕业生和自由职业者投简历,并在高端写字楼开设培训课。

  “不法人员用模拟盘培训基础知识,开展实盘考核,让入职人员盲目相信自己很有投资头脑。”办案民警说,随后团伙以1%的月息为他们提供场外配资,通过变相配资方式参与证券期货的高杠杆交易,盈利后分成,如果亏损被平仓后就以“能力不足”为由将其辞退。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多方共治协调监管

  2020年以来,证监会持续会同公安机关等加大对场外配资违法活动的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受访者认为,要持续加强协同监管,做好投资者教育引导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非法场外配资逃避监管,放大市场波动,增加了市场交易风险。投资者一旦参与场外配资违法活动,可能遭受巨大财产损失,即便双方签订了场外配资合同,在民事诉讼中因合同无效,权益无法保障。

  记者发现,场外配资活动通常表现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即使投资者受损,也很少有主动报案的情况。对此,刘俊海认为,要提高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充分揭示场外配资的法律风险,做好投资者风险警示教育,特别是对宣扬“稳赚不赔”的配资广告要自觉远离。

  此外,当前部分社交平台、招聘网站成为场外配资引流渠道。刘俊海认为,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发挥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对于涉及非法荐股、股市“黑嘴”、非法配资等信息加强甄别与审核,挤压误导性信息的存在空间。

  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场外配资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数据联通共享、强化重点行业治理、畅通惩治行刑衔接,掌握相关风险预警等信息数据,为防控金融风险奠定数据基础。

  “联合银行机构,加强对场外配资整治,严密监控资金异常波动;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斩断其联手配资机构操纵股价的链接。”上述证券行业研究人员说。

(责任编辑:蔡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