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高校加强对中俄伊学生审查,被批违反“中立”原则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上月宣布加强对中国、俄罗斯、伊朗等23国留学生、访问学者和教职工的所谓“安全审查”,引发广泛质疑和担忧。
彭博社11月23日报道指出,虽然这在瑞士尚属个例,但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大学是否会跟风的焦虑。一名该校中国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政策不仅破坏了学校的反歧视立场,还与瑞士在地缘政治上秉持的所谓“中立”相冲突。有中国留学生认为,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而且正在造成寒蝉效应,过去两年,申请德国签证的中国学生也受到了“不合理”和“过于严格”的审查。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彭博社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欧洲名校,也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母校。报道提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虽然接受瑞士政府的资金,但可以自由决定如何遵守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对于为何收紧某些科技领域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录取标准,该校给出的解释是符合瑞士打击“国际间谍活动”的法律。这一变化将影响诸多国家申请人,包括伊朗、阿富汗和俄罗斯。然而,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国公民。自2023年以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已招收1300多名中国学生,是2018年的两倍。
报道称,瑞士最负盛名的大学采取了这一举措,引发了人们对地区内其他大学是否会效仿的质疑。在美国,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末期便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科学研究生人数。他的继任者拜登保留了这些限制措施,而且考虑到荷兰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拜登政府还向荷兰施压,要求其减少中国留学生数量。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园里,新措施并没有受到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欢迎。研究生助教周伟新(音译)在大学留言板上写道,新政策将破坏学校的声誉和反对歧视的立场,研究员黄金波(音译)直指这与瑞士在地缘政治问题上所谓的“中立”相冲突。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此前也发文称,在一贯号称“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士,该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竟公然对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等人士实施额外审查,这一“没那么中立”的举措备受诟病,被质疑存在“歧视性”。
受访的中国机器人研发者耿涛怒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此举“史无前例,简直荒谬”。据他所知,这是瑞士高校首次公开宣布对中国学生进行如此广泛的审查,他担心其他高校可能会效仿。
有学者担忧,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审查政策将开创一个更广泛的先例。去年,德国大学招收了近5万名中国学生,其中约10%至15%持有国家资助的奖学金。
2018年10月20日,北京,2018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家长在瑞士出国留学展台咨询。 视觉中国
当被问及这一情况时,德国校长会议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各所学校”正在讨论是否“在风险管理的背景下”对学生建立审查程序。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称,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正在设立伦理委员会和出口管制办公室,监督研究流程,以解决与外国学生有关的国家安全风险。
2023年,德国政府发布了一份文件,概述了其对大学与中国学生合作的立场。文件在呼吁国际合作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学生来德国的同时,也渲染了所谓相关科学技术可能有利于中国军队的论调,并敦促大学考虑这一风险。
彭博社称,有迹象表明,即便其他学校针对中国学生的正式政策还没出台,也可能造成寒蝉效应。根据德国学术交流服务局(DAAD)的数据,2023年通过该组织获得奖学金的220名中国留学生、博士生和研究人员中,有4人的签证申请被拒绝。DAAD一位发言人表示,有消息称签证被拒的数量总体上越来越多,更严格的限制可能与对敏感领域知识非法外流的担忧有关。
柏林洪堡大学化学系学生艾米·林(Ammy Lin)表示,在过去两年中,申请德国签证的中国博士生受到了“不合理”和“过于严格”的审查。她透露,一些签证申请人的等待时间已经延长到六个多月。德国联邦外交部解释称,签证申请的处理时间因人而异。
德累斯顿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麦克·赵(Mika Zhao)认为,这些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我希望这些政策的实施方式不会对诚意学习的人造成不公平的不利影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欧洲大学过去对国际学生非常开放,并强调多样性。但现在,受到国际紧张局势升级和技术敏感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筛选候选人时,不仅要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其他因素,比如出生地。”曾在瑞士另一所顶尖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过四年材料科技研究的科学家曲云鹏说,此类新举措将产生广泛影响,可能降低欧洲高校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这将影响欧洲本土的创新能力。
他表示,由于研究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受到破坏,瑞士高校的此类审查措施也可能对国际合作造成损害,这将最终阻碍全球科技进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他最快下月首次访华”
2024-11-23 19:44 日本 -
“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
2024-11-23 18:59 观察者头条 -
-
索罗斯前部下被提名美国财长
2024-11-23 14:11 美国政治 -
他放话:我们在努力“拆散”中俄
2024-11-23 13:31 中美关系 -
涉华问题,立陶宛新总理最新表态
2024-11-23 13:29 -
加拿大也来这一套:加钱,中国…
2024-11-23 10:27 -
朝鲜:军队提升至战备状态
2024-11-23 09:55 朝鲜现状 -
得州州长连发4条“反华”命令,中使馆驳斥
2024-11-23 09:49 中美关系 -
“决定性胜利”,无限期推迟
2024-11-23 08:24 特朗普 -
墨西哥总统:我们不是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后门
2024-11-23 08:11 -
梅德韦杰夫:不排除任何可能
2024-11-23 07:19 俄罗斯之声 -
乌内阁批准乌克兰海上安全战略实施计划
2024-11-23 07:14 乌克兰之殇 -
联黎部队营地遭袭,4名意大利士兵受伤
2024-11-23 07:07 -
“这将使美国滑向裙带资本主义”,特朗普被这位金主爸爸批评了
2024-11-22 22:24 美国政治 -
“这是对西方的警告”,欧洲听到了
2024-11-22 22:10 乌克兰之殇 -
“拜登现在就像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更极端的想法是...”
2024-11-22 19:10 -
俄防长称已消灭乌军精锐力量,从实质上破坏其2025年部署
2024-11-22 17:22 乌克兰之殇 -
欧尔班无视ICC:将邀请内塔尼亚胡访问
2024-11-22 17:05 -
“欧洲的希望”申请破产,电车野心受重挫
2024-11-22 16:49
相关推荐 -
-
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评论 82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评论 125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评论 69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评论 1861李显龙两周前谈关税战:经济学家会建议中国冷静,但这在政治上不可能评论 121 赞 92以邻为壑,苹果看上去要加大转移产能了评论 99 赞 53对话来自美国中部农业州的商界人士,本以为他会反对加征关税,没想到他却是支持者评论 74 赞 45421万的小米SU7,续保要1万多?各位家里新能源车的保费有没有变动啊?评论 72 赞 36爆火全网的“八步赶蝉”,是现代轻功吗?评论 62 赞 47关税战接下去往哪里打评论 60 赞 249我在加拿大待了6年,99%的司机会在斑马线前面让行评论 57 赞 210最好的反制是更加开放?评论 57 赞 15最新闻 Hot
-
梁振英证实女儿梁齐昕不幸离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
李在明辞职,准备参选韩国总统
-
美军指挥官发愁:武器都运到中东,对付中国咋办?
-
“复活”史前生物?美国一生物公司宣称培育出恐狼幼崽
-
“52%美国人反对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
无语!印高官竟称贸易战是“大好事”,怪中国加入WTO
-
特朗普宣布将对药品征收关税
-
对加拿大出手后,中国转向印度
-
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
美贸易代表遭围攻:对中国,我们压根就没战略
-
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市场担忧,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
特朗普:希望削减超1万亿美元开支
-
AI致用电量激增,特朗普:烧煤!
-
“85后”国企原董事长:花近百万买的宝马车不敢开
-
英协会警告企业:学美国,会吃官司的
-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