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交科两名前实控人拟减持 2021定增广州国资入主

2024-11-21 10: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 苏交科(300284.SZ)昨晚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符冠华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省心享迎水晋泰嘉裕1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迎水16号基金”)、公司副董事长王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晋泰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迎水6号基金”)、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晋泰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迎水10号基金”)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符冠华持有公司股份138,433,37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9622%;其一致行动人迎水16号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4,428,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9344%。符冠华与其一致行动人迎水16号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62,861,37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2.8966%,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12日-2025年3月11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9107%)。 

  公司副董事长王军华持有公司股份68,917,75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4574%;其一致行动人迎水6号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1,12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6724%;其一致行动人迎水10号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6,797,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1220%。王军华与其一致行动人迎水6号基金、迎水10号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6,834,75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9.2518%,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12日-2025年3月11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9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7523%)。

  

    

  本次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符冠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本次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及因权益分派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取得的股份,王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本次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因权益分派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取得的股份。 

  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于2023年3月9日成立了迎水16号基金,符冠华配偶毛勤为单一基金份额持有人;于2022年1月26日、2022年9月1日先后成立了迎水6号基金、迎水10号基金,王军华配偶黄亚曼为单一基金份额持有人。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项规定,经公司从严审慎认定,公司股东符冠华与其配偶毛勤持有的迎水16号基金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公司股东王军华与其配偶黄亚曼持有的迎水6号基金、迎水10号基金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此前,苏交科2024年11月12日晚间披露称,公司收到董事长李大鹏、董事兼总裁朱晓宁、董事会秘书潘岭松、副总裁张海军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公司董事长李大鹏持有公司股份4,456,67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3529%,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792%)。  

  公司董事兼总裁朱晓宁持有公司股份3,352,879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655%,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7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554%)。  

  公司董事会秘书潘岭松持有公司股份9,227,738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7307%,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2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950%)。  

  公司副总裁张海军持有公司股份4,985,56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3948%,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792%)。  

  苏交科2021年9月18日披露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数量为291,421,794股,全部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认购,未超过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最高发行数量,发行价格为8.09元/股。苏交科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357,602,313.46元,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21,587,221.08元,募集资金净额为2,336,015,092.38元。此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谭永丰、赵龙  

  本次发行前,符冠华、王军华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42,623,580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35.27%。2020年8月2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符冠华、王军华与珠江实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及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同时,公司与珠江实业集团签署了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认购协议》;2021年1月3日,公司实际控制人符冠华、王军华与珠江实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就已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补充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之补充协议》。  

  根据前述协议,自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事项之日起,符冠华、王军华将分别放弃所持7,500万股、5,100万股股票的表决权,拥有表决权的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13.29%、9.01%,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22.30%。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珠江实业集团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291,421,794股,拥有公司表决权比例为23.08%;符冠华、王军华拥有表决权的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10.23%、6.93%,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17.15%。珠江实业集团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公司控股股东由符冠华、王军华变更为珠江实业集团,实际控制人由符冠华、王军华变更为广州市国资委。  

  本次发行后,珠江实业集团的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协议受让符冠华、王军华所持公司部分股份。协议转让完成后,珠江实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6.92%,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26.92%;符冠华、王军华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3.29%,拥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股本总数比例分别为7.92%、5.39%,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13.31%。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蔡情)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苏交科两名前实控人拟减持 2021定增广州国资入主

2024年11月21日 10: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 苏交科(300284.SZ)昨晚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符冠华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省心享迎水晋泰嘉裕1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迎水16号基金”)、公司副董事长王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晋泰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迎水6号基金”)、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晋泰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迎水10号基金”)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符冠华持有公司股份138,433,37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9622%;其一致行动人迎水16号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4,428,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9344%。符冠华与其一致行动人迎水16号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62,861,37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2.8966%,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12日-2025年3月11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9107%)。 

  公司副董事长王军华持有公司股份68,917,75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4574%;其一致行动人迎水6号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1,12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6724%;其一致行动人迎水10号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6,797,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1220%。王军华与其一致行动人迎水6号基金、迎水10号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6,834,75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9.2518%,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12日-2025年3月11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9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7523%)。

  

    

  本次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符冠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本次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及因权益分派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取得的股份,王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本次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因权益分派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取得的股份。 

  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于2023年3月9日成立了迎水16号基金,符冠华配偶毛勤为单一基金份额持有人;于2022年1月26日、2022年9月1日先后成立了迎水6号基金、迎水10号基金,王军华配偶黄亚曼为单一基金份额持有人。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项规定,经公司从严审慎认定,公司股东符冠华与其配偶毛勤持有的迎水16号基金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公司股东王军华与其配偶黄亚曼持有的迎水6号基金、迎水10号基金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此前,苏交科2024年11月12日晚间披露称,公司收到董事长李大鹏、董事兼总裁朱晓宁、董事会秘书潘岭松、副总裁张海军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公司董事长李大鹏持有公司股份4,456,67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3529%,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792%)。  

  公司董事兼总裁朱晓宁持有公司股份3,352,879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655%,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7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554%)。  

  公司董事会秘书潘岭松持有公司股份9,227,738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7307%,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2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950%)。  

  公司副总裁张海军持有公司股份4,985,56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3948%,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024年12月4日-2025年3月3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792%)。  

  苏交科2021年9月18日披露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数量为291,421,794股,全部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认购,未超过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最高发行数量,发行价格为8.09元/股。苏交科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357,602,313.46元,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21,587,221.08元,募集资金净额为2,336,015,092.38元。此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谭永丰、赵龙  

  本次发行前,符冠华、王军华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42,623,580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35.27%。2020年8月2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符冠华、王军华与珠江实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及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同时,公司与珠江实业集团签署了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认购协议》;2021年1月3日,公司实际控制人符冠华、王军华与珠江实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就已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补充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之补充协议》。  

  根据前述协议,自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事项之日起,符冠华、王军华将分别放弃所持7,500万股、5,100万股股票的表决权,拥有表决权的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13.29%、9.01%,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22.30%。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珠江实业集团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291,421,794股,拥有公司表决权比例为23.08%;符冠华、王军华拥有表决权的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10.23%、6.93%,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17.15%。珠江实业集团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公司控股股东由符冠华、王军华变更为珠江实业集团,实际控制人由符冠华、王军华变更为广州市国资委。  

  本次发行后,珠江实业集团的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协议受让符冠华、王军华所持公司部分股份。协议转让完成后,珠江实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6.92%,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26.92%;符冠华、王军华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3.29%,拥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股本总数比例分别为7.92%、5.39%,合计拥有表决权比例为13.31%。 

(责任编辑:蔡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