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频道
全部栏目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共享屏幕诈骗”,受害者基本是中学生!警方揭秘诈骗新手法

纵览 2024-10-23 08:3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新华社
  • {{brTitle}}

近期,深圳市发生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件。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骗能力。

这些案件受害人基本是中学生,年龄12岁至18岁,起因都是在网络上进行购买或销售行为遭遇诈骗。

警方揭秘共享屏幕诈骗手法“三步曲”:一是伪装身份,获取信任。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受害者实施精准诈骗。他们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聊天工具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各种理由(如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等)骗取受害者的信任。二是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如Zoom、Teams、腾讯会议、QQ、钉钉等。这些软件通常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下载,但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发送不明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诱导受害者下载。三是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受害者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迅速盗取受害者的钱财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警方提醒,正规机构或平台通常不会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核实信息或解决问题,如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或开启共享屏幕功能时,应坚决拒绝。在购买商品或进行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知名的平台或渠道,并坚持在平台内完成交易,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线下交易请求。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同时向相关平台举报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来源: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作者 {{name}}
    {{organizename}} {{departname}}
    {{detail}}
全部评论
已输入0
发表
还没有评论,就等你了
评论一下吧!>
    加载中...

    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取消 删除
    此文章不存在或已下线
    • @康平路
    • 伴公汀
    • 上海一周
    • 直通200号
    • 观见
    • 海上755
    • 帮侬忙
    • 民声直通车
    • 民生调查
    • 上海辟谣平台
    • 侬好上海
    • 文汇教育
    • 朝花
    • 笔会
    • 夜光杯
    • 文汇文艺评论
    • 文化观澜
    • 文汇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