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闻“汛”而动 硬科技助力防汛救灾

2024-07-27 09:15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丁 蓉

  今年我国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一些地方反复遭受强降雨冲击,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复杂。受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影响,7月26日至28日,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将先后出现强降雨天气。《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A股上市公司闻“汛”而动,积极参与各地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上市公司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利用硬科技成果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调动设备和人员快速响应抢险救灾以及捐赠物资慰问受灾群众等。上市公司积极参与防汛抗洪救灾,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企业ESG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叠加台风进入活跃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多家上市公司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各展所长,积极投入到防汛救灾之中。

  面对广东梅州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宝新能源迅速响应政府号召,紧跟政府抢险部署,捐赠1100万元驰援抢险救灾和复工复产。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保供电、保生产”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节能铁汉子公司铁汉建设也参与了广东梅州抗洪救灾,组建29名干部职工救援队伍,组织20台机械设备,连续奋战七昼夜,支持协助梅州市梅县区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利欧股份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泵产品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抢险、被淹区域排涝、支持灾区灾后重建复产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公司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工作。近期,公司湖南基地加班加点赶制排污泵,紧急驰援岳阳市华容县抢险救灾现场,助力排涝抢险。”

  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多家上市公司的硬科技产品大显身手,“防汛大脑”“测雨雷达”“慧眼”等已应用到防汛抗洪救灾实际工作中。

  比如,辰安科技研建的防汛防台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防洪指挥调度系统以及“防汛大脑”,提供监测一体化、调度精细化、决策智能化、运维长效化且覆盖从源头到末端的防洪排涝信息化平台,推动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助力提升防洪排涝工作管理水平。辰安科技在回应投资者关切时表示,这一产品目前已在多地落地应用。

  纳睿雷达的相控阵测雨雷达系统结合配套研发的降水外推预报模型,可对江河流域、库区等开展全天候、全环境精确雨量估测,实时向水文部门报送精准流量预测、水位预报、洪水预警等水文监测数据,为水利部门开展防汛抗洪、水电调度、库容管理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南网科技的无人机产品已建成国内电力能源领域最大规模的低空巡检系统,覆盖站点3000余座,全面支撑南方电网输变配联合巡检示范项目,可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这些上市公司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其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各地防汛救灾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市公司闻“汛”而动 硬科技助力防汛救灾

2024年07月27日 09:15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丁 蓉

  今年我国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一些地方反复遭受强降雨冲击,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复杂。受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影响,7月26日至28日,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将先后出现强降雨天气。《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A股上市公司闻“汛”而动,积极参与各地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上市公司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利用硬科技成果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调动设备和人员快速响应抢险救灾以及捐赠物资慰问受灾群众等。上市公司积极参与防汛抗洪救灾,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企业ESG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叠加台风进入活跃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多家上市公司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各展所长,积极投入到防汛救灾之中。

  面对广东梅州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宝新能源迅速响应政府号召,紧跟政府抢险部署,捐赠1100万元驰援抢险救灾和复工复产。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保供电、保生产”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节能铁汉子公司铁汉建设也参与了广东梅州抗洪救灾,组建29名干部职工救援队伍,组织20台机械设备,连续奋战七昼夜,支持协助梅州市梅县区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利欧股份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泵产品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抢险、被淹区域排涝、支持灾区灾后重建复产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公司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工作。近期,公司湖南基地加班加点赶制排污泵,紧急驰援岳阳市华容县抢险救灾现场,助力排涝抢险。”

  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多家上市公司的硬科技产品大显身手,“防汛大脑”“测雨雷达”“慧眼”等已应用到防汛抗洪救灾实际工作中。

  比如,辰安科技研建的防汛防台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防洪指挥调度系统以及“防汛大脑”,提供监测一体化、调度精细化、决策智能化、运维长效化且覆盖从源头到末端的防洪排涝信息化平台,推动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助力提升防洪排涝工作管理水平。辰安科技在回应投资者关切时表示,这一产品目前已在多地落地应用。

  纳睿雷达的相控阵测雨雷达系统结合配套研发的降水外推预报模型,可对江河流域、库区等开展全天候、全环境精确雨量估测,实时向水文部门报送精准流量预测、水位预报、洪水预警等水文监测数据,为水利部门开展防汛抗洪、水电调度、库容管理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南网科技的无人机产品已建成国内电力能源领域最大规模的低空巡检系统,覆盖站点3000余座,全面支撑南方电网输变配联合巡检示范项目,可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这些上市公司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其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各地防汛救灾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责任编辑:李荣)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剧懓顪冪€n亝鎹i柣顓炴閵嗘帒顫濋敐鍛婵°倗濮烽崑娑⑺囬悽绋挎瀬鐎广儱顦粈瀣亜閹哄秶鍔嶆い鏂挎喘濮婄粯鎷呴崨濠呯闂佺ǹ绨洪崐婵嗙暦閻㈠憡鏅濋柍褜鍓熼崺銉﹀緞閹邦剦娼婇梺缁樶缚閺佺ǹ岣挎径鎰拻濞达絿枪椤ュ繘鏌涚€n亝顥㈢€规洘濞婃俊鐑藉Ψ鎼淬垻娲寸€规洏鍔庨埀顒佺⊕鑿ら柟閿嬫そ濮婃椽宕ㄦ繝鍌氼潓閻庢鍠栭悥濂哥嵁閸℃稑閱囬柕澶涘閸樼敻姊洪崨濠傚鐎殿喖鐖奸獮鎴︽晲閸モ晝锛滃銈嗘閸嬫劖鏅堕敂閿亾鐟欏嫭绀€鐎规洦鍓熼崺銉﹀緞婵炵偓鐎婚棅顐㈡搐濞撮妲愰敃鈧埞鎴︽晬閸曨偂鏉梺绋匡攻閻楃娀骞冭椤㈡﹢鎮╅懠顒傜摌濠电偛顕慨鎾敄閸涙潙绀勯柣妯肩帛閻撳繘鏌涢锝囩畺鐎瑰憡绻勯惀顏堝箚瑜嬮崑銏ゆ煛瀹€鈧崰鏍嵁韫囨洑娌柣锝呰嫰鐢潡姊虹拠鎻掝劉闁绘棏鍓熼獮蹇涙晸閿燂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