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引领 产业兴旺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创新引领 产业兴旺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来源:光明网2024-06-07 18:17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位于河南省北中部的新乡市新乡县是传统的工业大县,也是新兴的工业强县。

创新引领 产业兴旺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杨亚楠摄

  2022年12月底,新乡县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三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近年来,河南省县域经济不断实现飞跃,新乡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在新时代的中原大地上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金字招牌”带动新势能

  走进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一台名叫“小萌”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名字虽然叫‘小萌’,但是解决的都是大问题。”威猛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思民表示,这款可移动机器人融合了智能焊接、柔性加工制造、数字化工装等多重功能,解决了振动筛制造过程中非标大件焊接的难题,极大地提升了非标大件焊接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显著增强了企业的生产灵活性。

创新引领 产业兴旺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小萌”机器人正在工作。杨亚楠摄

  据悉,威猛股份以筛分为主,是振动筛分领域唯一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年产5000台/套振动筛的生产能力,振动筛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在国内振动筛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近几年公司产品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全球最大的绿色钢铁物料分选系统和火电清洁发电输煤系统筛分设备供应商之一。”王思民说。

  2023年,新乡县振动产业总产值近100亿元,占全国振动产业总产值30%。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50余年发展,新乡县已成为全国振动产业的重要生产和研发基地,并在2023年获得“振动之都”称号。截至目前,新乡县共拥有振动设备生产企业334家、配套生产企业110家,产品覆盖45个系列、1000多种规格,远销至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

  创新发展释放动能 “创新之乡”跑出加速度

  汽水里的二氧化碳和尿素化肥居然出自一个工厂?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讲解员王曦给出了解释,“心连心是河南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为了减少碳排放,公司通过技术攻关,自主研发出一套双塔精馏生产工艺,将废弃的二氧化碳重新回收利用。利用低温技术,在零下90摄氏度的环境下将二氧化碳液化,从其他气体中成功提取分离出来,再进一步提纯,开发出食品级二氧化碳,畅销多家饮料食品企业。”

创新引领 产业兴旺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心连心工厂内展出的不同类型的化肥。杨亚楠摄

  据悉,这种技术不需要催化剂和化学反应,实际上也是降低功耗,提高了装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其中,纯度更高的电子级二氧化碳、高纯一氧化碳等系列特种气体产品,还供应给半导体制造、光伏太阳能等行业,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如今,除了以年产700万吨产量稳居化肥行业龙头,还同时生产21种精细化工产品,化工产品涉及农业、食品、芯片等行业领域。

  心连心的产业蝶变,源于新乡县这几年不断引导支持化工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进行迭代升级。近年来,新乡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理念,不光传统产业容颜焕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由小到大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全面发力 “艺术赋能”激发新活力

  在村里逛美术馆、在路边看风景画……走进大召营村,家家户户外墙的风景画格外吸睛。据悉,大召营村目前已吸引16位知名画家入住,节假日期间更是成为乡村游的打卡地,文旅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

创新引领 产业兴旺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大召营村村民外墙的彩绘。杨亚楠摄

  “目前,大召营村正在以乡村旅游、书画文创为主题,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并与郑州大学等专业团队合作,编制多规合一的康养旅游专项规划。”大召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姜磊表示,除了村内研学基地、画家部落、十八坊之外,占地90亩的“大召营书画文创产业园”正在招商引资中。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向世界讲述中原乡村故事。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新乡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11亿元增加到26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万多元增长到33000元以上。与此同时,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卫生城,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抓住历史机遇,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在中部崛起中闯新路走在前。以新乡县为代表,河南省践行“三起来”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未来,河南省各县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激发内在强劲动力,助力中原发展更加出彩。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1
  • 难过
     
    0
  • 点赞
     
    1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