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从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持召开的2023年贵州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情况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贵州农信立足普惠金融传统特色优势,探索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按照顶层设计与局部先行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行发力的思路,围绕标准、机构、制度、业务、产品、系统等打出“组合拳”,绿色普惠金融架构体系全面形成,在全省同业、乃至全国农信系统成为绿色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与引领者。
率先研制绿色普惠信贷标准获人总行等部委专家充分肯定。在全国率先发起研制和试点运用的绿色普惠信贷标准,被中国人民银行列入绿色金融标准重点推进清单,标准研制成果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专家肯定,为开展绿色普惠信贷业务提供根本依据。
率先实现绿色普惠信贷全覆盖。建立绿色普惠信贷管理与评价制度,搭建绿色普惠信贷产品体系,明确业务流程,推动绿色普惠信贷业务在全省农信全面落地,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绿色普惠信贷全覆盖的省级农信系统。目前,全省农信存量绿色普惠信贷余额达820亿元,有力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
率先创建生态账户并由点及面优化运用。在全国率先创建“梵净生态账户”获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印发“生态账户”优化运用实施方案与评价细则,实现“生态账户”在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及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等重点县域全覆盖。目前,“生态账户”建档超10万户,发放“生态账户”专项贷款近37亿元,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让利达3284万元,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导广大城乡百姓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利民惠民作出积极贡献。
率先探索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探索生态账户优化运用与农村信用工程提档升级相结合,将生态账户积分作为农村信用工程“绿色增信”元素,丰富农村信用工程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引领普惠群体绿色生产生活的功能内涵创新开展绿色普惠信用户、信用组(村)创建,成功将大方县凤山乡羊岩村打造为全省首个绿色普惠信用村。
率先探索县域农金机构“绿色银行”建设路径。印发《省联社关于打造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支持贵州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意见》,聚焦业务发展、运营管理、能力提升,明确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建设目标、重点举措与评价细则,指导行社进行全面“绿化”改造,推进大方农商行成为西部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具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色的“绿色银行”建设路径。
率先强化顶层设计推进绿色普惠金融生动实践。聚焦毕节、大方、雷山、台江、“黎从榕”等重点区域,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专项意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发挥绿色普惠金融资源配置资产定价与风险控制功能,推进绿色普惠金融生动实践,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通讯员 时杰
编辑 彭怡
二审 余昌旭
三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