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1

2023年6月10日,中国人口学会召开“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教授李稻葵介绍,决定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因素不是人口总量,而是能否提升并利用好充沛的人力资源。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自1962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9%,意味着中国已正式步入老龄社会。

李稻葵介绍,对于这一重大变化,当前社会舆论表现出极大焦虑,甚至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表现出强烈的悲观预期。学术界的一个流行观点是随着人口总量见顶下降,我国的人口红利将消失,总需求将不足,社会创新能力将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潜力出现显著下降。

“出现这些误解是因为没有认真区分人口总量和人力资源的概念。” 李稻葵表示,影响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不是人口总量和年轻人总量,而是愿意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的、健康的、有技能的人口总量。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和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再以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作为有效劳动供给的测度,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现状。

李稻葵介绍,人力资源是指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知识技能,从而有能力在各行各业从事生产劳动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基本劳动技能的高低,而健康状况则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状态,疾病会使得人们投入工作的时间和效率发生折损。因此,人力资源可以被认为是考虑了人口质量的社会劳动时间储备总和,人力资源总量是健康受教育人口当量。

根据李稻葵团队的测算,即便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达峰且劳动参与人口总量的峰值已经过去,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仍将在2040年前持续增长,并将在2040~2050年间保持稳定,这得益于日益提升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若以2020年为基年,将人力资源总量折算成人口当量,则相较于2020年的14.25亿人,2050年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将升至16.44亿人,增加约15.4%。

“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我国的人力资源能得到有效提升和充分利用,那么国民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抵消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冲击,在2021~205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将介于3.8%~6.1%。分阶段来看,中国经济平均增长潜力在2021~2030年为5.9%,2031~2040年为4.9%,2041~2050年为4.1%。这一潜在增速,完全可以为实现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对于中国未来人口趋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介绍,决定我国未来人口如何变动的是生育率。人口负增长早期阶段的人口温和减少是人口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依照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人口预测结果,如果我国总和生育率水平从2020年1.28分别在2050年达到1.89、1.39、0.89,届时的总人口将分别为14.1亿、13.1亿和12.2亿,规模依然巨大。

“人口数量巨大蕴藏了规模势能,形成规模型人口机会,若能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不仅能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机遇。同时,人口负增长还可形成资源环境的人口总量压力减小的机会。” 原新说。

原新介绍,人口老龄化是全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人都在其中。本世纪中叶以前,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8.9亿减至6.5亿,总量始终多过发达国家总和;人口老龄化加速伴随低龄老龄化现象,60-69岁低龄老人从1.5亿增至2050年2.1亿。

原新表示,理论上,人口机会只是人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则是由人口机会转化而来的经济产出,人口机会不会自动转化为人口红利,转化机制是与人口机会匹配的政策环境。

针对中国人口新形态,李稻葵建议,应建立弹性退休制度,激发高龄人群的健康红利。当前退休政策存在着显著的公平和效率损失。采取一刀切的退休政策,不同学历背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适用统一的退休年龄标准,是较大的资源浪费,从劳动力市场整体的资源配置来看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设计公平合理的、能够激励劳动者有意愿延迟退休的退休金发放规则,在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鼓励从事知识经济等高技能领域工作的劳动者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同时也给体力劳动者更多的选择空间。弹性退休制度和社保制度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焦虑,充实劳动力市场,减轻我国的社保负担。

此外,李稻葵表示,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一方面,应继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由九年义务教育逐步向十二年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对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特别是帮助落后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应推进全民教育,尤其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30岁以上的中青年、中老年群体进行包括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在内的再教育,对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的边际提升尤其显著。

举报/反馈

界面新闻

3045万获赞 358.7万粉丝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