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松:乌卡时代的高考季,遇到了怎样一代少年?
【导读】 2023年高考如约而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共计1291万,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新高。这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复杂、不确定频频发生,乌卡时代(VUCA)又成了高频出现的词汇。
这个夏天,我们能用此刻的路况信息,安全通过一小时后的十字路口吗?如果不能,那我们还能做点什么?至少当未来到来的时候,还能够有所准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
“你能用此刻的路况信息,安全通过一小时后的十字路口吗?”
2023年的高考,一年一度地交卷了。考完最后一场考试的考生们,终于可以暂时放下考前的焦虑,静候成绩出榜。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轻松时光,接下来的志愿填报会同样也是一场大考。
乌卡时代(VUCA,指我们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注),考生和家长们对于未来的焦虑前所未有,今年以来就业市场的种种利空消息,让“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成为了一个更加审慎的话题。大学,承载着太多十年寒窗的梦、重和痛。
然而,四年的时间,有的行业起高楼,有的行业宴宾客,有的行业楼塌了。“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
新一代的少年们,又会见证一个怎样的时代变换?
从小镇做题家说到新高考
“小镇做题家”,一个已经有些过气的社交媒体话题,却依旧道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痛点:从大学到工作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做题”。一张卷子的竞争,似乎在高考之后就戛然而止。在此后的竞争中比拼的是更加多元的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支持体系。
大学、专业、城市,双一流,本一批,专项计划……这些活跃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的名词,成为了几乎每一个考生都不可能绕开的话题。在豆瓣小组网友讨论中,小镇做题家被指是“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他们到了大学却发现自己曾因成绩优异而拥有的光环逐步瓦解,特别是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在思维、眼界、家境、 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脱离了做题模式后的他们对新环境无所适从,甚至处处碰壁。
然而,这也正是大学教育的意义所在。学识、视野、能力,都是大学本科教育所承担的基础职能,而且随着院校层次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加成作用也就越大。以中国一流大学为例,“小镇做题家们”也同样通过大学教育、学历提升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顶级人才,活跃在实业、金融、媒体、政府等头部重要岗位。毫无疑问地,大学依旧是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成长环境。这也正是为什么当代一个家族多院士,逐渐演变为一个大学寝室出三位院士。
尤其是在已经逐渐漠视了世界大学排名,努力“破五唯”的当代中国大学,不只是让精英的后代也成为精英,更是让靠着高考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们同样获得成为精英的机会。通过高考来实现个人乃至于家庭阶层的跃迁,依然是当代高考所持有的社会作用。
教育公平,之于中国的高考,是永恒价值追求,是牵动全社会神经的红线。高考上一张试卷的公平竞争,也成为了无论是小镇还是都市的少年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同追求。
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最终还是回归高考卷面成绩的基础评价作用。在探讨灵活多元选拔十几年之后,考生和公众对于 “一张卷的公平”也是前所未有地看中。
然而,从整个生涯的角度来看,高考恰恰是这样一个分水岭。
“一张卷的公平”在高考之前的选拔中,是绝对的主流。小升初、中考都还是在卷面成绩上比拼,不会过多在乎家庭背景、价值观、择业观、社会经验、人脉关系等,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在统一标准的考试体系中参与选拔。而从高考报志愿开始,人生往后的每一次抉择,诸如就业、婚恋、跳槽、升迁等,都不再是仅仅凭借一张试卷的卷面成绩所能够决定的。因此,面对最后一次全员大考,没有哪位高中生不全力以赴;面对人生第一次无固定标准的多元抉择,几乎每一位考生又都是纠结甚至迷惘的——无论是状元们抉择清华北大还是国防科大,还是发挥失常的抉择读三本还是读大专。
然而,随着新高考的推进,新的信息不对称正在发生。从高一选科到院校专业组,一系列政策在给予了考生更多的选择的基础上,也增大了信息获取的难度。有家长表示在面对高考普通批次96个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时嚎啕大哭,无所适从。在去年也有多家媒体聚焦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乱象。我们坚守的“一张卷的公平”又开始被新高考的改革动向冲击。
小镇,对应着城市。眼界、视野、格局上的差异,似乎也并不仅仅是来自家庭与学校,而是更多地来自所处的地域。在两校一市综合教育改革中,将学生成长归纳为“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成长社区”6类课堂,也是6种环境,同时再加上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环境所影响学生的维度也不同。小镇或者城市,就是在成长社区的范围上影响学生的视野和选择。
因此,城市在高考大学选择时一个重要的选择维度。
在笔者与同事讨论家里考学的孩子选择时,经常会被问到,北航和华科该怎么选择,中科大和浙大该怎么选择,之类的问题。在各种分析过后,最终也就都演变成为了是选北京还是选武汉,是选合肥还是选杭州的问题。对于一个本科生而言,同档次学校各有擅长,最后的考虑维度似乎也只剩下城市的差异。
更为明显的,一位艺术考生的家长朋友,在笔者的新媒体艺术领域的朋友介绍下,在给孩子最终选择了哈工大深圳的新建的设计学院中外联合办学项目,而没有选择中部几所985,看中的也是深圳的开放。朋友的推荐原因是设计领域最终求职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作品集”。艺术设计一个需要开眼界的专业。学校学习只是一方面,进入社会向业界学习也更加重要。
其实,不仅仅是设计专业。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牌子的比拼。它们都只是简历中的三五行字而已。更多的是来自大学四年的积累。而在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以致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中项目经历的今天。城市对于大学生成长平台的赋能,又似乎更加明显了。
笔者不久前曾参与志愿咨询服务一位西南地区考生。囿于当地的条件,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填报志愿信息,仅仅是在当地关注到了师范学院,通过在北京长期帮扶的志愿者联系与支持,为她补充了新一线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师范院校信息。如果能被顺利录取,未来极有可能在这些城市找到教师工作,从而定居,走出大山。
然而,笔者也非常清楚,改变千万个大山里的孩子的志愿填报信息咨询,绝不是几位志愿者就可以完成的事业。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语境下,给予同样尽量平等的大学专业信息,在新高考改革中显得比此前更加迫切。
但是,这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信息化所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问题。“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知识沟现象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表现得又相对明显。因为相比于标准化考试,这是一项个性化的,专业型的工作。需要更加了解考生的个人情况,才能协助考生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其中既包括兴趣、性格、价值观、多元智能等的自我探索部分,也包括院校、专业、城市等信息的外部探索部分。而这些,相比于已经成熟的高中教学来说,都是当下中国高中教育中比较缺失的内容。
守住教育公平,不仅仅是高考一张试卷的公平,也包括给予考生填报志愿足够信息与指导的公平。显然,后面这道题,新高考时代,我们刚刚开始提笔作答。
图自澎湃新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红日
-
2023高考今日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2023-06-07 07:43 观察者头条 -
浙大毕业生应聘机场驱鸟员,留学生应聘安检,机场回应
2023-06-07 07:14 -
张国清在上海调研卫星导航、商用飞机、集成电路等企业
2023-06-07 06:59 -
上海公布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实施方案
2023-06-06 22:43 中国经济 -
河南一面粉厂拒收新麦,相关部门:属市场化行为无权干涉
2023-06-06 22:27 -
北京发现两例猴痘病例,疾控发布最新提示
2023-06-06 21:47 -
国办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2023-06-06 21:44 依法治国 -
习近平:三北这样的工程,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
2023-06-06 20:5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习近平: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2023-06-06 20:0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日收947万亩、总进度73%,河南已收获小麦6226万亩
2023-06-06 19:46 聚焦三农 -
国家网信办就《近距离自组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3-06-06 19:28 网络安全 -
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2023-06-06 19:01 上海观察 -
“七一勋章”获得者、两院院士陆元九逝世,享年103岁
2023-06-06 17:30 -
深1944米,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2023-06-06 16:44 -
全国首个跨省公务员遴选启动
2023-06-06 16:18 公务员 -
王毅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
2023-06-06 15:39 中国外交 -
“业主买42套房欲打通”,当地住建局通报
2023-06-06 14:24 -
洞庭湖结束长达308天枯水期
2023-06-06 13:44 -
“爱达·魔都”号成功出坞靠港
2023-06-06 12:30 中国精造 -
“300多户就靠几个柱子支撑!”业主购42套房计划全部打通
2023-06-06 11:13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24+4培养的是“管理医生的人”评论 174 赞 223胡塞“山寨版”武器破了美以“金身”?评论 124 赞 264广东的鸡,为什么那么好吃?评论 104 赞 235“民国大师”的含金量有多高?评论 103 赞 857你觉得胖东来代表新商业文明的未来吗?评论 69 赞 88如何看待灵隐寺小卖部年租金260万一事?评论 62 赞 19参观一间欧洲工厂后,我断定关税冲突中国不会输评论 62 赞 2310假期我去了全亚洲最大的小区:天通苑评论 53 赞 9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