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胀不等于“通缩”长期看中国不会步入“通缩”

低通胀不等于“通缩”长期看中国不会步入“通缩”
2023年04月24日 02:30 上海证券报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记者 张琼斯

  由于最新通胀数据回落,市场担忧我国经济活动偏冷,可能陷入通缩。

  就此,多位专家表示,总体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经济复苏趋势明确。低通胀不等于通货紧缩,不应将低通胀或前期反通胀力量简单视为通货紧缩,中国不存在系统性和可持续的通缩压力。

  一季度通胀回落主要受阶段性因素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份CPI同比增长0.7%,低于市场预期的“1%”,核心CPI同比增长0.7%,连续12个月小于或等于1%;PPI同比下降2.5%,低于市场预期的“下降2.3%”,跌幅连续三个月扩大。

  通胀数据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入通缩的讨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回应,今年以来的CPI涨幅回落主要受季节性阶段性因素影响。

  比如,春节后随着市场需求回落,价格一般都有回落;部分食品价格走低,比如生猪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减少,带动CPI回落;国际能源市场特别是原油市场价格总体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等。

  “虽然近期PPI跌幅扩大、CPI涨幅收窄,但二者面临的大部分压力不会持续。”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PPI去年四季度以来陷入同比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全球需求乏力,叠加3月海外银行风险导致投资者情绪走弱,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另一方面是国内的地产复苏和工业活动改善都处于初级阶段,对商品的拉动尚不强劲。

  近期通货膨胀率较低,也与经济恢复所处的阶段有关。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通胀是滞后指标,经济和需求先起来,才会逐渐传导到通胀。当前宏观经济仍处于经济复苏初期,通胀回落也符合经济传导的时滞特点。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表示,经济基本面和高基数等因素使得近期物价有所回落。一方面,供给能力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物流畅通保障到位。另一方面,需求恢复较慢,消费意愿尤其是大宗消费需求回升需要时间。同时,去年3月国际油价暴涨和国内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也带来高基数扰动。

  中金公司预计,今年CPI同比中枢为1.5%至2%,PPI中枢或在-1.5%到0。在CPI方面,猪肉供需格局逐步正常化,猪肉价格下行周期或告一段落、价格有望环比企稳;需求恢复将继续拉动服务、可选品及其他核心CPI环比修复;在PPI方面,国内投资复苏将继续提振金属价格。

  是否“通缩”不取决于个别价格指标

  事实上,通缩不能简单等同于价格指标的短暂下降,真正的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货币紧缩以及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在宏观经济学上往往指的是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价格持续下行。

  “当前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邹澜表示。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步入通缩,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认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复苏早期,需求驱动的通胀正在回温,而非即将步入通缩。针对通缩的判断,应参考更多角度和指标。

  他主要的判断依据包括:货币供应增速创新高,信贷持续改善;一季度经济增长总体较快,未来大概率进一步修复;当前物价下行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供给因素的扰动;内需驱动的价格以及GDP平减指数都在改善。

  今年一季度,金融数据连续超出市场预期。张文朗表示,M1、M2、信贷余额、社融余额同比增速等指标相对去年年底均明显改善。同时,内生信贷需求可能也已经开始从低点逐步恢复,3月居民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达到9.2%与4.8%,较去年年底有所改善。

  中国不存在系统性和可持续的通缩压力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不存在系统性和可持续的通缩压力。

  当前,中国经济仍在稳步复苏之中。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超预期,今年经济稳复苏预期基本兑现。预计今年需求侧改善是渐进式的过程,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显现。中长期看,我国不会出现通缩风险。

  汪涛认为,参照中国经济5%左右的实际潜在增速,中国的整体产出缺口正在明显收窄而非扩大,这也意味着中国并不会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

  “中国经济不会陷入通缩。”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判断,我国经济处于疫情后的复苏阶段,国内消费和投资在温和复苏进程当中。一季度全社会信贷增长较高,有助于扩大总需求。在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内生动力逐渐提升环境下,中国经济不会陷入通货紧缩局面。

  邢自强表示,与美国主要依靠政策刺激不同,本轮中国经济复苏更多依靠内生动力,以休养生息重振信心。对比而言,内生性复苏的特征之一是劳动力供给和制造业产能恢复略快于需求恢复,有利于保持较低的通胀压力。在全球发达国家被高通胀所困之际,中国通胀形势给决策者提供了充足的政策空间,无须担心通胀掣肘。

  “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下半年物价涨幅可能逐步回归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形走势。”邹澜表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郭建

通胀 回落 CPI PPI 通货紧缩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5-06 15:20
6日15:20期货大咖聊大宗:黄金、原油、股指等
开播时间 | 5-06 20:00
穿越周期的力量:从巴菲特股东大会重读价值投资与长期主义
开播时间 | 5-06 16:00
鹏华基金:鹏华基本面投资大学堂 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的投资机遇
开播时间 | 5-06 16:00
永赢基金:机器人、低空赛道解析!深聊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5-06 16:00
光大证券李泉:5月迎来开门红,A股业绩现拐点
开播时间 | 5-06 15:30
万家基金:科技风口再起,如何聚焦核心赛道?
开播时间 | 5-06 15:00
国投瑞银:追上白银热点 | 黄金回落,白银行吗?
开播时间 | 5-06 14:15
跨界对谈:揭晓“热搜体质”背后的真相
开播时间 | 5-06 11:00
银华基金:午盘30分 5月6日,投顾专家付伟为您解盘
开播时间 | 5-06 10:30
国联基金 赵楠、阳阳:5月市场关注什么?
开播时间 | 5-06 15:20
6日15:20期货大咖聊大宗:黄金、原油、股指等
开播时间 | 5-06 20:00
穿越周期的力量:从巴菲特股东大会重读价值投资与长期主义
开播时间 | 5-06 16:00
鹏华基金:鹏华基本面投资大学堂 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的投资机遇
开播时间 | 5-06 16:00
永赢基金:机器人、低空赛道解析!深聊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5-06 16:00
光大证券李泉:5月迎来开门红,A股业绩现拐点
开播时间 | 5-06 15:30
万家基金:科技风口再起,如何聚焦核心赛道?
开播时间 | 5-06 15:00
国投瑞银:追上白银热点 | 黄金回落,白银行吗?
开播时间 | 5-06 14:15
跨界对谈:揭晓“热搜体质”背后的真相
开播时间 | 5-06 11:00
银华基金:午盘30分 5月6日,投顾专家付伟为您解盘
开播时间 | 5-06 10:30
国联基金 赵楠、阳阳:5月市场关注什么?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关于胖东来玉石,市监通报来了!此前被网红怼“玉石获百倍暴利” 收起
关于胖东来玉石,市监通报来了!此前被网红怼“玉石获百倍暴利”

关于胖东来玉石,市监通报来了!此前被网红怼“玉石获百倍暴利”

  • 2025年05月06日
  • 00:44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3,226
APP专享
“跟着团长打县城”假期爆火,知名演员客串反派!网友:怕收不住手……

“跟着团长打县城”假期爆火,知名演员客串反派!网友:怕收不住手……

  • 2025年05月06日
  • 00:01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127
APP专享
胖东来关闭官网 市监通报其玉石销售平均毛利率不超20%

胖东来关闭官网 市监通报其玉石销售平均毛利率不超20%

  • 2025年05月06日
  • 03:45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1,543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30 +0.94%
京东方A 3.88 +1.04%
TCL科技 4.29 +3.37%
中远海控 14.56 +1.39%
格力电器 45.47 -0.20%
广告

7X24小时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5 巨能股份 871478 5.5
  • 投顾直播

    更多>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广告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