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竟超一亿元

春节假期画上句号,但春节档的相关热门话题仍在继续。

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2023 年春节档(1 月 21 日至 1 月 27 日)电影票房为 67.58 亿元,创下了仅次于 2021 年的历史第二高。截至 1 月 30 日 11 点,春节档票房前三名分别为《满江红》33.61 亿元、《流浪地球 2》27.30 亿元与《熊出没 · 伴我 " 熊芯 "》10.04 亿元。

尽管《流浪地球 2》票房暂居第二,但连日来,电影爆火的周边衍生品却收获了相当高的关注度。

此前,阿里鱼旗下的娱乐电商平台 " 造点新货 " 以众筹形式推出了《流浪地球 2》的官方周边衍生品。截至 1 月 31 日 11 点,该平台《流浪地球 2》的周边众筹金额已超 1.2 亿元,其中,由赛凡科幻空间推出的周边产品人气最旺,距离众筹截止时间还有 22 天,筹得金额已高达 1.19 亿元,是目标金额 10 万元的 1186.7 倍。

众筹周边页面

由于销量火热,1 月 29 日下午,赛凡科幻空间甚至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众筹项目截档公告,声明因为工厂本年度产能原因,为最大程度保障产品品质以及发货周期,品牌最终决定在销售完今年产能数量后截档。

周边产品销量火热的背后,是当前国产 IP 正在崛起的市场号召力。

CCN 中商 2022 年 5 月发布的《2022 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概况》显示,2021 年活跃在中国授权市场上的 IP 所属国主要涉及区域中,中国内地占比 33.1%,美国占比 30.2%。当前国内 IP 授权市场上,国产 IP 授权已占据一定规模。

不过,热闹背后,在发展模式与产业规模方面,当前国内的 IP 授权产业与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中国衍生品市场,仍大有可为。

多批众筹周边售罄

本次以众筹形式推出的《流浪地球 2》官方周边衍生品,出品方分别为赛凡科幻空间、52TOYS 与徐工集团,众筹产品包括机械狗笨笨模型与玩具、MOSS 模型、数字生命卡 U 盘与电影同款挖掘机合金模型等。

机械狗笨笨模型图

截至 1 月 31 日 11 点,距离众筹剩余时间还有超过 20 天,徐工集团已筹金额为 39 万元,远超 2 万元的目标金额;52TOYS 已筹金额则为 539.4 万元,远超 10 万元的目标金额。

" 这次我们和《流浪地球 2》合作的 IP 授权产品,无论是品牌向还是产品售卖效果都非常好。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热度,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的品牌和产品,将中国原创变形机甲玩具带到大家的面前。"1 月 30 日,52TOYS 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本次众筹活动中,赛凡科幻空间无疑是最大赢家。早在 1 月 22 日,众筹项目刚开启 1 分钟,该品牌的众筹金额便已突破 10 万元,完成了众筹目标;当晚 8 点,这一数字则突破 50 万元;此后,赛凡科幻空间的众筹金额更是一路攀升至发稿前的 1.19 亿元。

主打高人气电影角色、还原度高、符合年轻人消费爱好,或许是赛凡科幻空间本次热销的原因。本次众筹,品牌推出了笨笨拼装版 & 成品版、MOSS 拼装版 & 成品版、数字生命卡标准版 & 定制版 6 款产品,产品价格档位在 138 元 ~488 元。

尽管已在激增的市场需求下多次增档,但笨笨拼装版 & 成品版与 MOSS 成品版的第一批与第二批产品均已售罄,上述产品销量已经超过 16 万盒。而即便是第一批售罄的产品,发货时间都已经到今年 6 月。1 月 31 日,赛凡科幻空间相关负责人以目前正加紧生产为由,婉拒了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

赛凡科幻空间周边产品当前销量与补货情况 图源品牌官方微博

赛凡科幻空间并不缺乏爆款产品出品经验。除了本次的《流浪地球 2》周边,赛凡科幻空间目前已先后出品小说《三体》、电影《流浪地球》、中国火星探测工程、中国探月工程等系列官方授权周边衍生品。而本次众筹项目中负责笨笨与 MOSS 模型设计与制作的星环重工模型工作室,此前则已制作过《流浪地球》、《明日方舟》、《EVA》、《我的三体》《姜子牙》等系列衍生品模型。

众筹的火热情况也引发了 IP 授权衍生品业内人士的关注。

1 月 30 日,精品手办品牌 APEX-TOYS 创始人马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本次赛凡科幻空间出品的三款周边,产品设计高度还原、产品分件合理、定价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 众筹营销相对于传统的渠道分销来说利润率高,比官方直营的利润率稍低。可能出品方对市场的消费力预估不足,所以初始定价偏低。不过,从目前超过 10 万的销售量级看,项目的利润率已经非常客观。根据我的经验,本次众筹项目,赛凡与星环重工方面,所获得的利润约为筹得金额的 35~50%,保守估计,利润在 4000 万元左右。" 马力分析道。

同日,长期从事 IP 衍生品开发工作的舒成(化名)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周边销售而言,众筹不失为是一种有效降低风险的交易模式。

舒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衍生品行业内,不同的工厂之间并不存在太多壁垒,对出品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开模成本。" 目前市场上的热销款盲盒,一款的模具成本便已达到 6 万元,这对小公司来说压力较大。采用众筹模式销售电影衍生品,可以有效解决工厂的垫资问题,降低运营风险。"

IP 衍生品产业前景可期

早在《流浪地球 2》以前,国内就已经有多部爆款电影、影视剧在 IP 授权领域获得良好市场反响。

2019 年上映的《流浪地球 1》,周边众筹的目标是 10 万元,最终筹资金额则接近 770 万元。同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授权潮玩与手办的众筹金额则分别达到了 145.92 万元与 1509.3 万元。早在 2015 年上映的《大圣归来》,衍生品上线首日销售额就超过了千万元;2016 年上映的《大鱼海棠》,两周内衍生品销售额则超过 5000 万元。

IP 授权衍生品业务的收入不容小觑。这一点可以从知名 IP 小黄鸭(B.DUCK)持有方德盈控股(02250.HK)的财报中得到说明。

2021 财年,德盈控股总营收为 2.9 亿港元,其中,角色授权业务收入达 1.67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 50%。此外,招股书显示,2018 — 2021 财年,公司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即设计、开发、采购以及销售以 B.Duck 家族角色为特色的产品)毛利率分别高达 49.4%、53.4% 与 59.5%。

B.DUCK 图源德盈控股官网

海外 IP 授权业务的收入更是可观。

以美国常青影视 IP《星球大战》系列为例,1977 年,该系列首部电影上映,大获成功,此后,这一 IP 开始持续生产内容并开发衍生品。截至 2022 年 8 月,《星球大战》的衍生品收入达到了 422 亿美元,已经是电影票房总收入的 4 倍。而作为 IP 大户的迪士尼,仅 2022 年,IP 授权商品收入就已经达到 562 亿美元。

与国外相比,当前国内的 IP 授权产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国际授权业协会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 IP 衍生品产业销售总额达 2928 亿美元。但同一时期,国内规模最大的动漫 IP 衍生品市场,仅有 450 亿元的规模,电视、网剧、游戏等其他泛娱乐细分领域的市场则更小。

在舒成看来,发展差距的背后,是国内外 IP 衍生品业态运作逻辑的区别。以影视领域为例,国外往往采取制片中心制,会有相关人员把 IP 的授权链条理顺,将 IP 授权收入提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因此,除了周边,IP 授权的形态还会延伸到主题公园,这样一来,在 IP 运营版图中,影视作品往往只起引流作用。

" 相比之下,国内则是导演中心制,团队关注的是拉到融资、把内容拍好、靠票房赚钱,至于衍生品业务,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并未受到重视。" 舒成分析道。

如今,迪士尼乐园已经是高人气主题乐园的代名词 图源:上海迪士尼乐园官方微博

此外,据马力透露,在衍生品的制作层面,国内也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马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基于我国的制造业优势,目前衍生品在性价比方面表现突出,但与此同时,衍生品的设计和开发上还是有较大人才缺口。" 此外,由于衍生品类众多、产品工艺特性不同,目前真正能够做到研产销一体的周边公司凤毛麟角,因此,IP 方在衍生品的授权上也只能非常谨慎。" 马力说道。

尽管发展仍存在不足,但整体而言,国内 IP 衍生品行业仍然前景可观。

中研普华研究《2022-2027 年中国动漫衍生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截止 2020 年,我国以动漫 IP 授权商品为主的娱乐 / 人物授权商品零售额达到了 83.9 亿美元,预计未来仍将以约 10% 的增速继续增长。

" 目前国内的各类衍生品公司都有领头羊出现,以 APEX-TOYS 所在的手办模玩赛道为例,这一产品工艺始于欧美、后来传到了日本,但如今,国内的手办公司也非常多。我们的《原神》系列的手办就很好的实现了文化出海。我想,未来,中国的衍生品会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认可。" 马力说道。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