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药、自动分类、自动打包、自动入库、自动计数……1月10日,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剂产品产能提升建设项目现场,智能制造正有序生产。
乌当区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剂产品产能提升建设项目现场 (乌当区委宣传部 供图)
该项目于2020年12月建成投用,总投资7000余万元,是全省规模最大的能够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的智能化立体仓库项目。
“项目综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而成,库内采用多层立体存储方式,充分利用智能仓储库位高度、紧密性的优势,提升仓储的空间利用率,节约仓储成本,库存能力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新天药业副董事长王金华说,项目可满足30亿元产值存储需要,每年可为公司新增11亿粒胶囊剂的产能。
乌当区新天药业(乌当区委宣传部 供图)
作为一家本土企业,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7年以来,实现了传统生产到智能制造华丽转身,年产值也从最初的150余万元增长到超过10亿元。伴随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还有乌当区加速壮大的大健康产业。
海拔在872米至165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6℃,森林覆盖率达59.73%。作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优势是乌当区的金字招牌。
目前,乌当区已探明野生中药材资源1058种,目前种植开发47种、规模化种植开发18种,包括天麻、头花蓼、红土茯苓、杠板归、苦参、丹参、三颗针等名贵稀有中药材,占贵阳市中草药品种的53.4%,占贵州省中草药品种的22%。
依托自身优势,掘金大健康产业“蓝海”,乌当区坚定不移围绕健康医药和电子信息制造“一主一特”产业定位,聚焦健康医药产业,着力推进平台构建,优化产业链条,壮大企业集群,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乌当区天安药业(乌当区委宣传部 供图)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乌当区健康医药产业链两图两库两池研究》,横纵向梳理该区内外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企业现状,将乌当区融入省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格局中,精准分析促招商、谋发展。
加快打造医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协同发展的现代工业集聚区;发展以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为主导的医药制造产业,做大做强中药民族药优势品种,打通中药精深加工、医疗器械、研发孵化、检测认证、物流集散全产业链,打造以化学药、生物药为重要支撑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乌当区智汇云锦孵化基地 (乌当区委宣传部 供图)
眼下,以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总引擎,乌当区正加大大健康医药制造企业支持力度,促进健康医药集群发展,加快建设贵州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加速形成中药生产加工、医疗器械制造、物流集散等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全省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引领地位加快形成。
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乌当区积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围绕中医药、化学药、医药器械制造和医药物流配套,加快推动贵州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大力支持健兴、新天等企业技改扩能,构建健康医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医药制造业总产值达260亿元以上。预计到2025年,力争实现医药制造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思宇
编辑 熊江睿
二审 徐微微
三审 田旻佳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151万获赞 104.2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