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千亿的东方盛虹,需要靠“卖房回血”了吗?


靠借钱收购的东方盛虹仅上半年新增借款就高达近200亿,当前公司头顶高额负债,巨额投资项目却又一直迟迟未投产变现,此次出售子公司六处房产是否是为了缓解公司的债务负担?

“东方盛虹到了需要‘卖房回血’的地步了?”
9月5日,A股化纤龙头东方盛虹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拟将名下合计六处房产等资产打包公开转让,这一行为随即引发一众投资者质疑。
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东方盛虹负债合计1192.11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78.77%。仅上半年,公司新增借款就高达197.71亿元,高昂的借款带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上半年公司净利同比下滑44%。
而高额负债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公司近年来不断地大手笔的收购,其中最为市场关注的便是1600万吨炼化一体的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仍未投产。
长期以来,该项目曾因耗资大、投产时间不确定数次被市场质疑。日前,公司在投资者平台回复表示公司将于2022年底之前完全达产。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上半年净利下滑的情况下,Bill&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即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仍在一季度悄然建仓,并在二季末持续加仓,目前已位列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打包出售惹争议
9月5日东方盛虹公告,公司拟将公司名下及全资子公司名下的六处资产打包整体通过苏州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权交易中心”)以公开挂牌方式进行转让。
本次转让标的包括公司持有的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新达大厦、原市场管委会大楼、试样厂和丝绸股份大厦房地产及全资子公司持有的纺织后整理示范区资产、物流中心资产。
对于公司此次剥离资产,有投资者在投资平台质疑:“已经缺钱到要卖房了吗?”
从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来看,截至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1192.11亿元,资产负债率78.77%,其中流动负债470.13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721.9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65.81亿元,短期借款达212.09亿元。
如此看来,东方盛虹所面临的债务压力的确不小,但此次出售的六处房产作价评估值合计为10.88亿元,相比公司高额的负债规模可谓杯水车薪。
对此,东方盛虹表示,此次剥离的资产是公司2018年重组时的资产,与目前主营关联不大。相对于公司目前规模来说,上述拟转让的资产价值和9亿元的财务费用不算高。
2018年,国望高科借壳东方市场上市并更名为东方盛虹,次年斯尔邦则以100亿元的预估值,计划借壳丹化科技上市,但2020年9月份,丹化科技宣布重组终止。
直至去年5月,东方盛虹披露重组方案宣布将收购斯尔邦,斯尔邦也借助此次机会顺利实现“曲线上市”。此笔高达144亿元的资产重组最终在去年年末完成,斯尔邦的并表为东方盛虹带来了丰厚的业绩增量。
据悉,百亿规模资金,东方盛虹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支付,东方盛虹以每股11.04元的价格,发行11.11亿股股份用以支付盛虹石化、博虹实业股份。
此外,东方盛虹还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40.9亿元,其中20.8亿元现金用于支付建信投资和中银资产,余下的20亿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短期借款。
与此同时,东方盛虹在资本市场也动作频频。
百亿项目投产迷局
就在此次投资者质疑“卖房回血”之际,公司在连云港建设的1600万吨项目进程也再度被质疑。
早在2018年12月,东方盛虹在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徐圩新区开工建设了“1600万吨炼化”项目。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年加工原油能力1600万吨,是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关键核心项目,对促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前相关数据预计,“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约925亿元、年均净利润约94亿元,利税超200亿元。
然而该项目在建设之初便备受质疑。在东方盛虹的规划中,“1600万吨炼化”项目将于2021年6月30日装置中交,12月31日投料试车。然而该项目的试车工作直至今年5月才启动。
此外,根据此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预警函》中显示:投资近700亿元的盛虹“1600万吨炼化”项目,可能不具备顺利投产的生态环境条件。
而届时,虽五月已开始试车工作,但直至如今9月任未顺利投产。叠加此前未按照计划进程实施,上半年公司又大笔借款用于该项目,投资者担心在所难免。
对此,东方盛虹表示:“连云港的项目从投料开车到整个装置打通是需要时间的,此前预计10月底前投产,目前计划正常实施中,后期全面投产后年产值预计1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9月8日上午,东方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开工仪式在连云港石化基地举行,据悉该连云港项目一旦建成,公司EVA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年,系国内单体最大的常减压装置。
据介绍,该项目达产后全球市场占比将超40%,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不含税年均销售收入约925亿元、年均净利润约94亿元,其中光伏级EVA全球市场占比将超过40%,位居世界第一。
在并购斯尔邦之后,东方盛虹的收购不乏不断,当前公司进一步拓展烯烃衍生物,增加多元石化及新能源新材料化学品全产业链布局,还切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的产业矩阵。
半年业绩下滑超四成,盖茨基金会持续加仓
虽坐拥不错的量产规模,但东方盛虹近些年的业绩增速并不稳定,仅在2021年实现了较为大幅的业绩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营收302.42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净利润16.36亿元,同比下降44.1%。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上半年原油价格处于高位震荡,成本上涨;国内疫情反复对供应链的影响,抑制下游需求端;5月份欧美通胀率居高不下且攀升明显,影响国外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9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01%,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52%,财务费用9.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74%。
此外,截至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513.36亿元,净资产321.25亿元,负债合计1192.11亿元,资产负债率78.77%,其中流动负债470.13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721.9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65.81亿元,短期借款达212.09亿元。
而即便公司负债较高,但东方盛虹不错的成长性也吸引一众资本为其站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末,公司股东列表悄然出现了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即盖茨基金会的身影。
财报数据显示,盖茨基金会于今年一季末悄然加仓,而即便在二季度净利同比下滑的情况下,盖茨基金会仍选择加仓,此外,股东列表中也不乏葛卫东、徐开东等牛散在列。
此外,东方盛虹一直在试图通过借款、定增等手段平衡债务杠杆。
就在今年6月30日,东方盛虹定增获45家投资者约110亿资金申购抢筹,认购倍数、认购家数及竞价水平高于近期全市场平均水平。
如需转载请与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未经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80316510